26/09/2016
做好把關 提升專業
「樓」是港人首要關注的問題,無論置業自住、放盤投資,或租樓、放租都是「樓」,若專業服務水準不合格,中產人士買賣沒保障之餘,連香港「專業服務之都」這招牌,恐怕也被相關「專業人士」拆了。
樓市相關專業人士,應該做好業內把關工作,以免令市民對專業服務市區信心。
今年以來,屢次有涉及冒充業主放售物業或借貸的詐騙案件,另有網上租樓平台營運者疑挾租客預繳的租款潛逃等,都與「樓」有關,法律及地產代理專業服務的操守及水平,在今時樓價與租金高企的情況下,尤其值得關注。
最近一宗案例是騙徒竟冒認業主身份,以600萬元成功賣出別人的空置住宅物業;另一宗騙徒亦冒充業主,以平價放盤,成功騙取買家292萬元訂金。至於其他假業主以其他人的物業抵押,騙取財務公司借貸等不法行為,更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雖說這類騙案都經過騙徒精心策劃,而關鍵也在一些像真度極高的身份證明文件上,但一宗樓宇買賣、抵押,動輒涉及幾百萬元,有關律師行竟可如此輕易被瞞騙,實匪夷所思,請問教市民如何再相信法律專業從業員?
法治社會不但體現於法律、規章、條例、秩序等,還在於任何經濟活動的公正與誠信。當然,若有人以身試法,他自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法律界人士卻不能就此假定:沒有人寧冒付出法律代價的風險,也要訛騙、犯法。法治社會不但要靠前綫執法人員執法,也要靠法律界人士嚴謹把關,在任何情況下,杜絕不法分子乘機博亂。早前更有「假律師行」公然在中環營運,法律界實應好好檢討:一、如何可以重新說服公眾,法律專業的水準和操守都值得信賴?及二、如何簡易讓人辨清律師行的真偽?否則,難以令公眾,尤其是法律服務使用者安心信賴。
以上樓宇買賣應涉地產代理的專業服務,而類似失當的情況也在租樓出現。有地產代理與一個網上租樓平台合作做中介,把物業放租予內地來港讀書的留學生,卻容許網上平台預收17個月租金,當網上平台負責人涉嫌挾款潛逃,業主和學生租客便同蒙受損失。雖然消委會已屢次警告網上銷售的產品及服務因沒有實體商店而會較難追究,而真正元兇也是涉嫌「走數」者,但作為地產代理,專業操守之一正是要保障業主和租客的利益,而不能置身事外,不過,本地整個地產代理界的專業形象已受損了。
今時樓價趨升,即使騙徒以比市價低5%至10%作招徠,已可吸引不少買家或租客,而一般市民在利益前提下,會較少關注細節,香港的專業人士之所以「專業」,正要為社會把關,保障市民權益,尤其涉及「樓」這種貴重資產,更不能掉以輕心,讓騙徒有機可乘。政府亦應主動聯絡相關專業團體,協助督促業界,把好保障市民關。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