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新型口服藥,快速改善病情,醫生解析療效及使用須知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新型口服藥,快速改善病情,醫生解析療效及使用須知

陳湧
健康「膚」識

  林先生自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病情反覆多年。即使已接受多種傳統療法,包括多種外用類固醇,仍未能有效控制症狀。他經常因為皮膚劇烈痕癢和皮膚破損而無法入睡,工作時亦無法集中精神,令生活質素大受影響。近來天氣濕度不穩,林先生病情持續變差,更曾需要服用數天口服類固醇,但停用後病情立即反彈,皮膚更不時滲水。醫生向林先生建議嘗試使用JAK(Janus Kinase)抑制劑。服用後短短數天,他的痕癢明顯減輕,皮膚發炎現象也得到大幅改善,夜晚也不會再痕醒,睡眠品質也隨之提升,工作時也回復精神,紅疹之後也慢慢減退,生活重拾正常。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發炎性皮膚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傳統治療主要針對減少炎症與止癢,但對於中重度患者,往往難以完全控制病情。隨著醫學界對異位性皮膚炎免疫病理的深入了解,JAK抑制劑作為一種新興的針對性治療選擇,令不少濕疹患者病情得到顯著改善。

 

  JAK抑制劑透過阻斷細胞內JAK-STAT訊息傳導途徑,抑制多種細胞發炎因子的活性,從而達到減輕發炎反應的效果。在異位性皮膚炎中,IL-4、IL-13、IL-31等細胞因子被認為是造成皮膚屏障受損與癢感的主要因素,而這些訊息的傳遞均涉及JAK。因此,使用JAK抑制劑能夠從源頭抑制病情,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目前已有多種JAK抑制劑被核准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國際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些藥物能在短時間內明顯改善皮膚症狀與痕癢感,同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JAK抑制劑通常以口服方式給藥,部分藥物亦有外用藥可供選擇,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更大彈性。

 

  不過,服用口服JAK抑制劑亦需留意潛在副作用,如感染風險上升、血脂異常與血栓形成等,另外藥費也較舊式傳統免疫系統抑制劑高昂。因此,在開始治療前,醫生必須進行詳細的評估,並於治療期間定期覆診,抽血檢查及跟進臨床狀況。

 

  總括而言,對於像林先生一樣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JAK抑制劑提供了一個有效且快速改善症狀的新選擇。隨著更多臨床經驗的累積與研究的深入,JAK抑制劑有望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整體治療策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