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2015
獻給所有曾經是小孩子的每個人──《小王子》
《聖德修伯里和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作者:黃國兆
最初接觸《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這本書,是上世紀70年代初,在法國文化協會學法文,課本中選了第二十一章,小王子與狐狸的相遇。那時,覺得法文很深。現在重讀,覺得課文不算深,法國小學生一般都可以看懂,深的是其中的寓意和人生哲理。狐狸說不能跟小王子一起玩,因為牠還未被馴服。這裡說的,其實是一種緣份,一種親暱的、特别的感情。
說到緣份,約莫十年之後,在法國修讀完電影回港後再重返巴黎,擔任一齣香港電影的製作統籌。我清楚記得,在巴黎某跳蚤市場,那邊廂,導演區丁平在指導周潤發和鄭裕玲演戲,這邊廂,我發現了一處賣舊書的攤子。我以15法郎,檢到了一本聖德修伯里的《給母親的信札》(Lettres à sa Mère) ,簡直歡喜若狂。這本1955年出版的《信札》算是古籍,就是那種沒有「切紙」,看時要用開信刀劏開的一種。
掀起書的首頁,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映入眼簾,我忽然想起狐狸和小王子說的「馴服」關係,不就是一種緣份?!放在書店,這本書跟其他數千本一模一樣的《信札》沒有分別。直至落到我手上,才被「馴服」,才建立了特殊的感情。就像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五千朵艷紅的玫瑰花,並不似得在他居住的星球上那朵據說是全宇宙獨一無二的小花。《小王子》這本全球暢銷的童話故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述說着連大人們都感到訝異的深刻哲理,大半個世紀以來,激發了一代又一代小朋友和年輕人的想像力,和對社會上不合理事情的批判和質疑。
《給母親的信札》,不是暢銷書,但讀過的法國人,都慶幸法國曾經有過這樣出色的飛行員兼作家。書中近百封給母親的書信,由1910年他十歲時開始,到1944年他在一次反納粹飛行偵察任務人間蒸發為止。聖德修伯里的文字細膩、感情真摯,流瀉着人倫之愛和人道主義精神。一位法國空軍飛行員,同時也是偉大的作家,非常罕有地反映了戰争年代的社會面貌和人們渴求和平的心理狀態。
1974年,曾經拍過《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 的荷李活大導演史丹利‧杜能(Stanley Donen) ,拍了一齣真人版的《小王子》。我不知道《功夫熊貓》的導演馬克‧奥斯朋,有沒有參考過前人的作品,但我今次看到的只是英語版本,因此很難評定本片保留了多少法國味道。不過,任誰要改編《小王子》成為大電影,都一定野心勃勃,並且充滿愛意和敬意。基於原著的文學性和哲學性,要改編成為適合普羅大眾觀賞的電影,可說絕不容易。編導加插了不少原著以外的角色和情節,好處是容易得到這一代小朋友和觀眾的共鳴,但壞處是無法更好地掌握原著的神髓。無論如何,我仍然很期望觀賞《小王子》的法語版本。
下一頁關於小王子的二三事
Source: MOViE MOViE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