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5/05/2021Text: Helena HauPhoto: 香港版畫工作室/ Alex Yeung / Ronald Chang/香港版畫工作室

「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翻出「香港字」與香港印藝的前世今生,一探19世紀最美中文活字

循著線索回到19世紀

 

 

  印刷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但不同的是,中國古代多以泥或木為載體的雕刻印刷,因其不穩定,且容易損耗,在當時來說,並不普及。而活字及石印的興起,要從19世紀英國一位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開始說起。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Source:by John R. Wildman ,via Wikimedia

 

  馬禮遜是首位來華傳教的傳教士,因當時清政府禁止傳教,他想到以中文刊印小冊子,並且翻譯聖經,以此傳教。除了傳教是個難題,鑄一套中文活字更不是易事。好在他於1815年獲得東印度公司支持,開始在澳門雕製金屬活字,繼而由另一位傳教士Samuel Dyer接手,在馬六甲研究鑄字,前後歷時將近半個世紀,於1851年在香港完成鑄字工程,推進了中文活字印刷的進程。

 

香港字字模

 

  這套由傳教士研發鑄造的明體字,因在香港製作,所以在當時亦被稱為「香港字」,開始廣泛運用在不同的印刷品上,包括一系列的《中國經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和《尚書》等,而不能或缺的還有其初衷——中文版的《聖經》。作為中文鉛活字的功臣,馬禮遜前後還印刷及排印了一冊六部的《華英字典》,共750套,歷時八年。除此之外,還可在展覽的第一部分的《華英字典》、澳洲華工出版的《無師自曉》一書中,欣賞到「香港字」的美。

 

舊約 (香港字)

澳洲華工出版的《無師自曉》

《華英字典》,一冊六部,4,595頁,共印了750套,歷時八年。

 

下一頁:尋回失落的文化—「香港字」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字粒 #藝術 #展覽 #版畫工作室 #鑄字模 #本土 #版畫 #香港製作 #香港字 #印藝 #香港印藝 #Art & Culture #活字印刷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