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024Text: Helena HauPhoto: instegram @housing_re_public
《Housing Re Public》:從舊式公共屋邨設計中,看城市的立面與趣味
有人說,喜歡一座城就如喜歡一個人般,是不需要理由的。一座城的氣質源自於它的歷史與文化的沉澱,它的建築、風土人情、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均散落在大街小巷上,形成了屬於這座城的獨有味道與氣息。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導師 Pedram GHELICHI 和現時在中大就讀博士Rico Samuel Diedering 就將視線放在了香港70至90年代的公共屋邨上,以Housing Re Public 為題,探索舊時屋邨的獨特面貌,一睹私人建築師如何重塑昔日公共房屋。與此同時,Pedram 和 Rico 亦在不同地方進行講座與展覽,和大家在習以為常的城市面貌中,尋一絲的不尋常。
近年,有不少人拿著相機走進舊式公共屋邨中,彩虹邨、南山邨、坪石邨、海山樓、愛民邨、勵德邨、樂華南邨、祖堯邨、祁德尊新村等……在快門定格一刻,幾何式的簡約視覺、平行線下的秩序感似乎為這習以為常添上一絲被忽略的美感。公共屋邨在香港已有半個世紀的發展史,為的就是解決住屋問題,而低成本、高效率、高密度也是公共屋邨的指標,在這些條件及框架下,香港的公共屋邨還有甚麼看頭?原來,早在70至90年代間,有不少公共屋邨並非出自政府之手,而是由私人則樓設計,當中就包括在香港紮根已久的巴馬丹拿集團(P&T Group)。
對比起現時一式一樣的規範化,他們二人就被當時具備靈活、變化的設計所吸引。以彩虹邨為例,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下,創作無限的想像?如何一邊滿足容納一定人口而又減低密度帶來的壓迫感?錯落的樓層設計打破了刻板的空間,同時又保留了絲絲秩序感;從平面角度看去,一戶戶的確實密集,但置於中央的公共空間與高低座的佈局打開了視線。彩虹邨被譽為「城中城」的範例,屋邨附近的店鋪帶著前鋪後居的概念,保留了舊時街坊鄰里的文化氣息。彩虹邨在翻新時,外牆被飾以彩虹般的色調,鮮豔活潑,現時已成為讓人駐足留影之地。
除此之外,祈德尊新邨亦是融入幾何視覺和宜居設計元素的例子。在高密度和向高處發展底下,祈德尊新邨沿用了穗和苑和祖堯邨的想法,每三層樓設置一個電梯大堂,既分散人流、避免劑逼,高樓底的公共空間又帶來了開揚、通透的視覺,為建築減輕了「重量」。來到地面,設計師更以綠植和假山作為隔絕吵雜又繁忙的公路,建構獨立而又安靜的空間。
當這些舊式公共屋邨的設計放在現時標準化底下,人們看它的感覺似乎又多了點除實用性和功能性以外的情感。茹國烈曾在《城市如何文化》一書中羅列了四個元素——信念和價值觀、日常生活風格、藝術和創造、回憶,而這四個元素組成的文化光譜便是屬於一個城市的面貌。其實當大家以不同視覺去看待習以為常之物時,或許文化已在悄然而生。有建築師感概,在標準化之下,其角色亦由最初的設計人變成執行人,少了發揮的空間。無疑,標準化能滿足工業化,在選擇量產之下,便不得不面對一系列的限制。那麼在框架之中,建築師又該如何自處?倪匡曾於《衛斯理系列:追龍》中寫下這樣一句話,「不必摧毀這個大城市的建築物,不必殺害這個大城市的任何一個居民,甚至在表面上看來,這個大城市和以前一樣,但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毀滅死亡。」或許城市發展避免不了淘汰,但希望仍能以某些方式留下美好。
了解更多:Housing_Re_public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