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成國家重心 北方華創向國際龍頭偷師
在市場焦點放在科網股的同時,半導體在未來科技及科網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作為A股唯一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北方華創(深︰002371)可看高一線。
(iStock圖片)
半導體列經濟國防重點
內地半導體有近八成用於集成電路(IC)的相關領域,自2013年開始中央就十分關注IC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不論從經濟或國家安全的角度,都致力讓國產IC能與國際水平看齊。中國在去年進口2,271億美元IC、出口為614億美元,不單佔全球進口逾半,同時亦是IC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換言之,只要中國IC的水平與國際差距愈來愈少,那麼內需已經足以支持其發展。
海外難收購高技術
實際上,近年內地本土IC的增長相當不錯,自2012年以來,年均增速仍達近兩成(見圖一),而中國製造IC佔全球銷售的比例亦逐步上升(見圖二)。當然,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不過IC的下游主要用家包括電腦、網絡通信及消費電子,三者佔比達八成,而且均屬於新經濟行業,短期內行業發展轉向的機會甚微,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智能手機等發展,IC的需求應有保障。
現時中國IC的製造設備、製造工藝等核心技術仍然依賴海外,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又明文規定不得向中國出售頂級芯片及高端半導體製造設備。有見及此,中央在2013年開始把IC放到國策重心,包括於2014年成立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截至今年9月20日,該基金先後投資55個項目、涉及近40個產業,反映政府對半導體技術的關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半導體生產設備自然是國家半導體產業策略的核心。由於其生產設備對技術要求極高,佔一般半導體製造企業的支出相當大,去年該比例在全球達到六成的水平。
美國巨企靠收購發展
雖然北方華創與Applied Materials的規模相差甚遠,但後者的發展模式值得前者參考。半導體設備製造行業屬技術及資本密集型行業,單靠企業內部發展,要有所突破相當困難。基本上,Applied Materials每一個核心技術突破,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北方華創部署併購
Applied Materials的以至其他行內龍頭的發展方式,正是靠收購吸納新技術,既可節省研發費用,同時擴充業務結構。在併購的策略下,該行業龍頭近年盈利仍然維持相當高的增速(見圖三)。同樣地,北方華創主體是由七星電子及北方微電力兩間老牌企業重組而成,集團今年初以收購美國Akrion公司,獲得18吋半導體晶圓整批之處理的技術。
與Applied Materials相比,北方華創併購之路有好有壞。好的是憑著中央的發展方向下,行內整合將更有順利,同時政府提供的扶持及產業基金,為集團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不過,海外企業對中國收購仍然有法規及政治的考慮,要取得核心技術並不容易,但至少北方華創已走出第一步。
巨企壟斷全球市場
現時,半導體設備由美國、日本及荷蘭3個國家的企業所壟斷,美國的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Tencor,日本的東京電子、Nikon以及荷蘭的ASML,6間企業佔全球半導體裝備市場的80%以上,以收入計,Applied Materials是全球第一的半導體裝備市場。
中外水平仍有差距
根據西車證券的統計,2014年Applied Materials的收入達到79.4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35間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同期收入不到7億美元,反映中國企業距離海外巨企仍有相當距離。不過,中國已基本覆蓋整個晶圓製造過程,只是技術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北方華創能整合中國市場,相信有望成為內地半導體設備的寡頭壟斷的成員之一。
半導體工藝部分主要分為晶圓製造及封裝測試兩部分,內地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龍頭北方華創的產品,除了光刻機有待開拓外,基本上覆蓋整個晶圓生產製造過程。北方華創自主研發的Booster A630單片退火設備,成功進入28nm生產線,成功取得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國內主要IC製造商的訂單;另外用於28nm的Hardmask PVD設備,更成為內地主流芯片化工廠的設備。除了28mm,集團的NMC612D亦成功打入內地14nm的生產線。
半導體設備業務佔半
北方華創在今年上半年收入主要來源為半導體設備業務,佔毛利近55%,其後為電子器件,佔比約37.9%,亦有真空設備及鋰電設備等業務(見圖四)。半導體設備業務預計仍然是集團的業務增長主力。
未有同業在內地上市
集團首三季公司收入仍然維持高增長,按年升49.3%,較2016年全年增速33%有所加快。作為全國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相信有望續受惠於中央的半導體政策。盡管技術水平仍有所不及,但差距正在減少。由於入行門檻極高、政策優惠以及市場需求旺盛,西南證券預計集團半導體設備業務的毛利率,未來3年將維持在四成的水平。
未來收入、毛利等預料有增無減,加上概念獨特,A股只此一家,可以看高一線,於40元買入,目標看50元,跌穿38元止蝕。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