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衝破迷霧】明年為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年 降準降息可期
距離2020年,只剩下一個多星期,明年可以說是中國關鍵性的一年:「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三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之年。決戰決勝意味如此明顯,中國經濟有必要保持「一定」增速。雖然市場對經濟增速是否「保6」仍有爭議,但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卻有一定共識。
明年可以說是中國關鍵性的一年,中經會強調「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資料圖片)
早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度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而過去三年的中經會,貨幣政策都定調「穩健」,今年也不例外,與2018年一樣,強調「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官方解讀稱,今年是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雙底線思維,明年政策重心則或將向穩增長一方傾斜,無論是官方還是市場,對於發揮逆周期調節是有共識的。今年以來,「逆周期調節」已經三次在政治局會議中被提到。分析認為,穩增長仍需要貨幣政策支持,貨幣政策仍有放鬆空間,明年降準等寬鬆依舊可期。
寬鬆方向不變 降準降息均有可能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明年貨幣政策邊際寬鬆方向不變,但節奏和力度上會更加靈活:一方面是結構性貨幣政策更多地創設、完善和使用(比如PSL),另一方面是寬鬆政策不會一蹴而就。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明年降準、降息都有可能。利率市場化改革後,人行主要通過調控政策利率來帶動貸款利率的下降,現在每次降5個基點的話,降息可以有多次操作。
中金公司預計,LPR可能於2020年下半年下調40個基點。在此期間,MLF利率也可能下行,但幅度或不及LPR。因為加權平均貸款利率有必要下行以緩解實體經濟通縮壓力。
降準方面,春節前可能有一次,因為春節取現增加將導致流動性緊張;同時,明年1月2020年提前批專項債大規模發行,亦需要流動性支持,而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給了降準外部空間。
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明年貨幣政策寬鬆程度預計難有明顯提升,但將有一定彈性。明年貨幣政策將以引導社融匹配經濟增長、結構性改革、防範重點領域風險和補齊監管制度為主要工作,人行可能繼續增強流動性支持(降準、MLF操作頻次預計不會低於今年),並在信貸溫和增長的情況下更多流向急需的領域如製造業,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匯豐晉信固定收益總監李媛媛預計,人行未來可能更多地借助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來降低融資成本,可能也會配合「降準」和「定向降準」等工具。如果通脹沒有超預期,央行將有更多操作空間。
人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債券違約可能會繼續,當局將防止債務違約風險引發的系統性風險(CNS資料圖片)
債務違約頻爆發 中國經濟明年「黑天鵝」重現?
今年中經會特別提到地方債風險。回頭來看,今年地方債風險持續暴露,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內地很多企業資金鏈陷入困境,尤其是之前靠借貸發展起來的企業更是如此;近月頻爆出企業債務違約,明年仍是內地企業還債高峰期,民企之間素來流行交叉擔保,如若經濟仍未企穩,不能不防這可能是明年最大的「黑天鵝」。
國盛證券研究所日前公布對全國31個省市2020年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壓力估算顯示,除上海市整體償債壓力有所減小外,其餘各省市償債壓力均增大。從增長幅度看,吉林、青海、貴州償債壓力顯著增大,較2019年提升超過25個百分點,內蒙古、甘肅和雲南提升超過20個百分點。
評級機構穆迪大中華區信用研究與分析主管鍾汶權表示,預計2020年將有40至50宗新的違約事件,高於今年估計的35宗,違約總值料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債券市場的佔比不到1%。
人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債券違約可能會繼續,當局將防止債務違約風險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同時加大對證券市場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人行購入國債相當於政府赤字貨幣化,日本、美國經驗已多次證實。而再貸款則相當於央行借款給商業銀行來購買國債,本質也是赤字的貨幣化。他建議,將融資平台與地方政府的債務進行隔離,實行風險分擔機制;強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減少中央政府的隱性擔保,規範地方政府行為,阻斷隱性債務形成機制;慎重對待「財政赤字貨幣化」,即用國債替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撰文:馬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