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前瞻】擴張放緩仍穩健 次季中國GDP增速大概率返單位數
國家統計局周四(15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經濟重磅數據。在去年疫情導致的低基數影響下,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大增18.3%,雖略遜預期,仍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進入二季度,從已公布的4月、5月各類數據看,經濟動能略顯不足;加上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已嚴重折損企業盈利,不利經濟進一步繁榮,人行一改過去逾一年來的穩健作風,上周突然宣布在公布次季GDP的同日,15日起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出萬億元流動性,令市場擔憂此意外之舉暗示經濟報復式反彈將在下半年終結。
(CNS)
不過,從13日公布的中國貿易數據來看,6月進出口仍超預期高速增長,正如彭博亞洲經濟學家團隊撰文指,6月的經濟活動和貿易數據可能會描繪出類似的圖景--擴張放緩但仍然穩健。分析認為,6月外貿數據亮眼,可能是對中國貿易夥伴在重新開放經濟方面所取得進展的反映。但考慮到上年同期比較基數上升,仍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增速將會放緩。
無獨有偶,中外機構亦普遍預計,內地次季GDP同比增速將較一季度放緩,但仍會高於全年不低於的6%的目標。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研結果最為正面,料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有望達12.2%,是為數不多預測GDP增速將錄雙位數的機構。而據《路透》綜合51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二季度內地GDP料增長8.1%,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加大,需要更多支撐經濟增長的政策出台,四季度有望再降準50基點。
製造業投資或跑出 消費仍迷霧深鎖
植信投資研究院表示,維持之前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8.8%的判斷。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今年經濟增長前高後低,預計二季度增長8%,三季度增長6%,四季度增長5%,全年增長8.8%。他認為,下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適度發力,專項債投向廣義基建、城鄉發展、醫療衛生、生態環保等項目的佔比有望穩中有升。連平強調,製造業投資將成為拉動2021年經濟復甦的重要推手,他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12%,基建投資增長5%。
中國銀行研究院同樣認為,隨著基數效應的逐步減弱,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位回落,預計內地二季度GDP增速降至7.9%左右。報告稱,下半年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是影響中國經濟的最大變數。全球疫情防控不同步、經濟復甦不平衡、政經博弈加劇、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升溫等都加大了外部不確定性。
交通銀行報告稱,從三駕馬車來看,下半年消費將逐漸改善,但受制於居民部門槓桿率攀升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等因素,消費難以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預計全年消費增長15%左右,近兩年消費復合平均增速約為5.2%,低於疫情前水平。投資方面,基建投資將緩慢增長,預計全年增速在5%;製造業較快,預計全年增速在11%;房地產投資保有韌性;房地產投資保有韌性,預計全年增速或達8%左右。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料增長7.6%。
原材料價格高漲制約復甦 貨幣政策易鬆難緊
外資大行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更為謹慎。花旗銀行最新維持中國2021年經濟增長率在8.8%不變,但由於最近兩個月經濟數據尤其消費數據低於預期,該行將二季度經濟增速從此前的預估8.5%下調至8.2%,並預計三季度增速可能逐漸降到6%,四季度預計進一步放緩至5.1%。花旗還將中國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年同比增速從此前的16%下調至14.5%,製造業投資全年增速從12%下調至9.5%,指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脫碳計劃都將制約今年製造業投資的快速反彈。
花旗研究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現在中國整個社會的債務水平已經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收緊可能會造成一些高負債的國企、民企出現違約狀況,同時也會影響今年下半年的金融穩定,所以比較同意在今年下半年中國貨幣政策總的態勢是「易鬆難緊」。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周洪禮此前於網上會議中表示,首季中國經濟增長已見頂,預期次季中國GDP增長將放緩至10%,主因受基數效應及出口料放緩等因素影響,而今年全年GDP增長料為10.5%。
據《經濟通通訊社》整合資料顯示,中外資機構對內地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預測介乎7.9%-12.2%,僅中國社科院和星展的預測達雙位數;而據《路透》統計的51家機構的預測中值為8.1%。
與此同時,機構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區間較為集中,介乎8.2%-10.5%,且預測值均超過中國監管此前定下的增長6%以上政策目標。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黃燕明、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