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結-復甦之望】新經濟股跌勢喘穩 港股4月上望30000點
港股經過1月至2月下旬急升,3月份開始試底,恒指初現下降軌,結束自去年10月以來的五個月連升,低見27505點,重返去年二月疫情初期的位置。投資者繼續關注經濟復甦與通脹風險,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高見1.776厘。新經濟及高估值股份持續捱沽,舊經濟跑出。
(資料圖片)
港股本月下跌601點或2.08%,高低波幅達2406點,最高見29912點,收報28378點。
恒生指數今日(31日)收報28378,跌199點或跌0.70%。(經濟通HV2系統截圖)
今年首季港股先高後回 3月沽壓沉重
今年首季,北水南下勢頭強勁,港股每日均錄逾百億元北水淨買入。加上美國總統拜登甫上任更提出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港股1月起出現單邊升市,整月上揚約千點,曾突破三萬大關。
大市2月開始轉勢,資金輪動下全月先高後低。月初倚靠重磅科網股破頂,恒指曾高見31183點創逾32個月高,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1.6厘,投資者風險胃納轉弱,科技股獲利回吐。加上港府提出計劃上調三成股票印花稅稅率,北水開始流出,市況氣氛轉壞。
本月首三周港股維持上落市,波幅近1300點。首周北水從「抱團股」流向傳統經濟股,北水連續三日出逃,淨流出共186.52億元。次周聯儲局會後聲明稱預期2023年之前不會調整利率,緩和市場對通脹憂慮,科指股反彈。第三、四周中概股除牌憂慮重燃,多隻藍籌公布業績後「見光死」,加上北水繼續出逃,港股沽壓沉重連跌多日,曾失守兩萬八關,穿百天線。
近日港股反彈,部分科技股回升。科技股此前跌幅主要出於基金平倉,而非企業基本面出現問題,然而,整體表現仍然不及舊經濟股。總結本季,港股全季累升1147點或4.21%。高低波幅達4104點,最高見31183點,最低報27079點,收報28378點。
國指整季度在10605點至12271點之間波動,高低波幅達1666點,最終收報10972點,全季升233點或2.18%。科指在7642至11001之間上落,高低波幅達3359點,收報8183點,跌242點或2.87%。
科技股喘穩 專家料恒指4月走勢較平穩
安里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由於3月底為日本年結,過往投資者或大型基金向日本銀行借入資金購買美國國債,再以國債作抵押槓桿,買入新經濟股。年結前銀行需要收回貸款,所以才有美國國債孳息率抽高,新經濟股挨沽的現象。他認為技術上恒指跌穿頭肩頂頸線只屬短線技術性調整,4月資金流會回復正常,預期港股不會再下試低位27505點,在新經濟股稍為落後,內銀、內險維持升勢下,恒指可上望30000點。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則對《經濟通通訊社》表示,科技股現價已喘穩,料4月不會再劇跌。他又指現時已見相關被拋售股份獲資金吸納,預期大市4月走勢將較本月平穩,但短線仍會以橫行為主,難再拾較早前的破頂局勢。他判斷只要恒指未跌穿27000仍會是牛市,料4月將會於28000點至30000點區間上落,若失28000點則要有心理準備將下試去年12月低位(約27000) 。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表示,隨著經濟復甦和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聯儲局將減少買債;當經濟幾乎完全復甦時才考慮加息,暗示聯儲局未來會有「收水」的可能性。4月尾聯儲局再有議息會議,兩名專家均認為聯儲局不會在短期內停止買債。其中,黃偉康對2023年前都不會加息這個說法有保留,他預期聯儲局會觀察今年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的數據再作決定,且加息決定會先於收緊買債。
事實上,數據顯示聯儲局連續六個星期超額「放水」(原定每月最少買債1200億美元)寬鬆的政策未變,債價得到支持以致債息回落,亦為股市帶來「及時雨」。
儲局仍「放水」 投資環境仍利好股票市場
智能資產管理公司StashAway StashAway香港區董事總經理梁穎瑩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現時投資環境仍利好股票市場。梁穎瑩表示聯儲局仍在「放水」,令貨幣政策寬鬆;觀乎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仍高於50,反映環球經濟仍在增長。再加上現時通脹率仍維持在2%水平,有利資金投入股市。
梁穎瑩又指,現時市場情緒(Sentiment)相對好,將帶動股市氣氛。梁氏指出,美國總統拜登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包括向民眾發放1400美元現金支票,加速近月美股市場資金流入。德銀曾就此進行研究,指出預計部分美國民眾收到支票後,或加大投資股票市場,預計將近300億美元(約2328.2億港元)流入美股市場。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吳藹林、葉嘉兒
etnet App
精明外匯買賣三招「睇圖-比較匯率預設提示」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Android: https://bit.ly/2UNb3QN
Huawei: https://bit.ly/33So8LS
強化版MQ
iOS/Android: https://bit.ly/3ljjA98
Huawei: https://bit.ly/3hVRU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