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績後】騰訊午後遭上海北水券商掉頭壓價 專家籲溝貨前三思
騰訊控股(00700)第二季經調整純利按年增長13%至340億元人民幣,出乎意料地勝市場預期。不過,大行看法仍普遍保守,多間齊聲調低目標價。分析認為,騰訊高速增長已成歷史,籲有貨散戶考慮溝貨前要三思。巧合地,據《經濟通HV2報價系統》,半日已有5億資金掟貨;而午後更見上海北水券商掉頭壓騰訊,難道股王真的風光不再?
騰訊冀完全擁抱新監管,大行普遍下調目標價
總裁劉熾平昨日(18日)表示,互聯網監管是全球趨勢,不僅限於中國,預計更多監管法規即將出台。他指出,騰訊這波監管浪潮中的態度是「希望完全擁抱這種新環境」,讓集團完全合規,對自身和整個行業都有好處,又揚言過去政府監管力度相對寬鬆。
對於當局收緊補習行業監管,劉熾平承認,課後補習的監管對廣告行業產生影響,將影響今季及下季表現,主要由於事件令大型廣告買家及庫存減少,但預計隨著時間推移,能與其他廣告商解決庫存問題。
大行預料,未來短時間內投資者仍保持觀望態度,其股價波動幅度將受限。部分大行削減騰訊目標價,看得較淡的是瑞穗,目標價下調至530元;而割價幅度最大的是大和,目標價由820元狠削逾14%至700元。不過,由於騰訊業務基礎依然穩固,全部大行依然重申其「買入」、「優於大市」或「增持」評級。
騰訊第二季經調整純利按年增長13%至340億元人民幣,勝預期。(《開市Good Morning》截圖)
半日5億資金沽騰訊,北水曾力托騰訊惟敗走
績佳、大行削目標價,不幸地,內地最新亦再有監管消息。商務部就《直播電子商務平台管理與服務規範》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針對直播平台需加強審核商家和產品。消息拖累科技股持續被沽壓!
騰訊當然亦不例外,早市先升後回,最多跌逾1%,半日收報432元;阿里巴巴(09988)則最多挫逾4%,低見164.2元,創上市新低;美團(03690)亦曾插逾7%。
雖然騰訊上日績前獲近10億資金淨主動買入,但今早沽家已掉頭沽貨。根據《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數據,騰訊半日錄5.25億淨主動賣出,佔其成交金額5.18%。大戶,即單宗成交金額大於100萬元的交易的主動買沽比率為44:56,反映大戶沽家比買家更為進取。
騰訊半日暫錄資金淨流出5.25億,佔成交金額5.18%。(《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不過,北水卻一度逆市轉吼騰訊。據《大戶追蹤》功能,在十大淨被動買入/賣出券商中,代表上海和深圳北水的券商,即中國投資信息和中國創盈市場服務,中午收市時,包辦十大淨被動買入券商的第一及第三位,分別錄得約9559萬及7405萬元淨被動買入,合計淨被動買入規模近1.7億元,加權平均價分別約為437.698元及439.551元。不過,由於半日收市價已低於兩券商的加權平均價,意味兩者未能托起騰訊。
值得留意的是,截至下午2時54分,中國投資信息掉頭淨被動賣出騰訊,規模暫有逾1億,加權平均價為434.868元。
中國投資信息午後掉頭淨被動賣出騰訊,規模暫有逾億。(《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林家亨:高速增長成歷史,金融科技增長遜預期
國農證券董事總經理林家亨在《經濟通通訊社》早上財經直播節目《開市Good Morning》上表示,騰訊次季面對嚴厲監管仍錄得不俗的增長,算是「交到功課」。不過,騰訊目前市盈率及預期市盈率皆創新低,分別是22倍及25倍;反映公司在逾十年間的高速發展,推使市值由100億躍升至4萬億,這階段已成過去;加上在監管陰霾下,市場不願給予騰訊過高估值。他預期,騰訊未來能維持溫和增長已難能可貴。
雖然騰訊上季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按年增長40%,增速顯著,但按季增長僅7%,較市場預期低,相信與當局加強金融科技監管有關,導致業務發展步伐減慢。而網絡遊戲收入顯著減慢是預期之內,預期中央未來不會放寬網遊監管,故網遊所屬的增值服務收入增速將持續下降。
寄望廣告及投資收益,騰訊不宜短炒僅長揸?
雖然騰訊前景暗淡,但業務還有什麼亮點值得關注?林家亨指,作為第三大收入來源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增長不俗,按年升23%,主因是旗下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顯著。由於社交和廣告監管風險相對低,預計網絡廣告業務未來仍能維持高速增長。
除此以外,林家亨指出,騰訊過往積極投資項目,其投資回報有望逐步顯現。他以蔚來(美股:NIO)為例,騰訊早期以低成本投資蔚來,去年6月更斥資1000萬美元增持蔚來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現時蔚來已實現盈利並以快速增長,股價在過去一年亦錄得數十倍增長,這反映騰訊的投資收益仍有很大增長空間,長遠有利其資產增值。
股價部署方面,林家亨相信,騰訊業務「百足咁多爪」,同時面對反壟斷、資訊保密、教育、遊戲等監管問題,受影響範圍大,未來股價仍受政策困擾,預期股價升幅緩慢。他建議於高位有貨的散戶打算溝貨前,需考慮屬短或長線部署。若以短線操作,倒不如選擇相對強勢、政策風險低的板塊更上算;相反,若長線看好騰訊前景,便可吼位買入。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 羅鈞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