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結-房車得炒】恒指料萬八最強支持 內房車股宜「買大」
2023年上半年港股走勢基本上與去年上半年雷同,同樣於第一季內創年內高位後,反覆下試低位。即使今年沒有俄烏利淡因素,環球股市都未能擺脫美國聯儲局加息後,所帶來的經濟衰退風險。同時內地疫後復常進程亦比預期慢,人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與美國的緊縮貨幣政策帶來不斷擴闊的息差,拖累人民幣表現持續弱勢,中港股市呈反覆向淡走勢。
(中國海外發展網頁截圖)
李偉傑:監管科企力度收細 有利大市守住18000
近期港股成交持續低下,華盛證券經紀部董事李偉傑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上半年港股成交普遍偏低,主要由於美國持續加息,令美匯持續強勢,同時中美關係未見回暖,多項因素下拖累港股表現。目前市場正期待7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後,有刺激經濟措施出台,但即使市場充滿期盼,但最終會否如期出現亦未可知。
李偉傑預期,恒指7月維持波動區間上落,由於重磅科技股業績普遍比預期為佳,加上內地方面對科企政策明顯比去年寬鬆,預計恒指最差到達18000亦會有一定支持。另外,今個月中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帶動,恒指一度重上20000點心理關口,目前市場正憧憬美國財長耶倫或於7月內訪華,若成真將對大市有正面幫助,有望再度挑戰20000點,故預期恒指7月將在18000至20000區間上落。
恒指日線圖走勢。(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黃偉豪:民眾信心問題拖累經濟復甦步伐
內地今年第一季GDP按年增長4.5%,較市場預期的4%年增長率為佳。然而,CPI及PPI的表現一般。CPI方面,雖然1月按年升幅有2.1%,惟仍低於市場預期的按年增長2.2%,之後幾個月的數據未有好轉。PPI情況更差,3月按年下跌2.5%,雖符合市場預期,惟已連續6個月下跌,5月更按年下降4.6%,為7年來最大跌幅。
中薇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偉豪指,內地近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反映復甦未如預期般迅速,主要因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憂慮,消費及借貸意欲不強,加上內房債務問題未完全解決,房企上半年的銷情淡靜。他認為,縱使中央宣布調低利率,惟政策未能恢復民眾購房信心,反而導致人民幣轉弱,短期內仍會困擾港股。
上半年整體成交額偏低
黃偉豪表示,港股由去年年尾開始,炒作通關復常的主題,由10月低位14597反覆上升至今年1月高位22700,惟此段升勢導致港股估值變高。
他續指,通關復常後的經濟復甦仍然緩慢,企業盈利增長亦未如預期,再加上港股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成交額偏低,市場又正觀望內地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市缺乏反彈動力。他預料,即使美國的加息因素不會對港股構成直接影響,若然中央救經濟的政策未有太大驚喜,恒指7月會在18000至20000上落。
中國海外發展股價走勢。(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內房料持續兩極化 國企較穩陣
早前市場曾有傳內地將有重磅利好樓市措施出台,帶動內房股6月底反彈。李偉傑指消息內的利好樓市措施的確有可能出現,但須留意中央「房住不炒」的基調有否改變,過去兩年內房銷售低微而且債台高築,預計未來兩極化繼續,國企背景內房將獲更多市場支持,民眾買樓意欲將傾斜向國企發展商,故部署內房股都應以國企內房為主。中海外(00688)及潤地(01109)一向銷售良好,趁人民幣回落時部署亦有值博空間,建議待回落至6月中低位時可以部署,即中海外約16元及潤地31.35元,謹慎一點可待房企每月初公布的月度銷售數據再部署更穩陣。
李寧股價走勢。(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李寧40元投資期望高
體品股自2月以來一路回調,憧憬亞運概念可否撈底?李偉傑指兩大藍籌體品股都是第二季內跌幅數一數二的藍籌股,李寧(02331)月初曾低見約39至40元水平,現時再度回落至接近水平吸引。但要留意李寧上次公布業績毛利有所倒退,未來將要觀望民眾消費能力及財富效應影響,但料40元水平有較強支持,回落至該水平時可以收集。
比亞迪股價走勢。(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理想汽車股價走勢。(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比亞迪可候243元吸納
板塊方面,黃偉豪認為汽車股下半年走勢會改善。他解釋,汽車股上半年的調整幅度過多,主要因為之前的估值炒得過高,新能源車的需求不足,加上持續的減價戰影響。他又提到,中央今個月宣布延長汽車購置稅年期,對消費方面未能起到即時刺激作用,惟車企減價戰的不利因素逐漸減少,部分汽車股近一個月的走勢有起色,下半年仍值得留意。
眾多汽車股之中,黃偉豪較留意比亞迪(01211)及理想(02015)。比亞迪方面,他指公司仍屬新能源車的龍頭,銷售數據保持強勁,最重要是「股神」巴菲特減持的負面影響減少,投資者可於243元吸納,目標為今年高位272.8元,失守220元止蝕。
至於理想,黃偉豪指公司的交付數據較同行的小鵬(09868)及蔚來(09866)為佳,新車推出後亦有不俗反應,估計會逐步扭虧為盈。不過,他指理想目前價格偏高,建議投資者可於128元吸納,目標141元,113元為止蝕位。
撰文: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戚朗軒、余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