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德國囤氣備凜冬 防普京兵不厭詐
次貸雷曼、幣圈雷曼,下一個,能源雷曼?兩天前怒斥俄羅斯「經濟攻擊」的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最新宣布提升全國天然氣應急計劃級別至第二階段的「警戒(Alert)」,更警告能源市場可能在某個時點崩潰。
北溪輸氣量僅四成,不排除配給
同仇敵愾聲援烏克蘭的歐洲,遭「北極熊」普京反將一軍,剛剛向基輔提供了PZH 2000自走炮的德國,更是坐在火山口之上。就在上周,由莫斯科控制的俄羅斯最大天然氣出口商Gazprom,將通過北溪1號管線向德輸送的天然氣大削至40%,刺激剛剛回落至俄烏開戰以來最低的荷蘭TTF天然氣價格(歐洲基準),短短一周飆升逾六成至每兆瓦時(MWh)約127歐元。
最差的情況或許仍未至。隨著北溪1號管線將於下月11日至21日進行定期年度維護,坊間擔憂,屆時的暫停輸氣狀態或淪為無限期。倘若「完全斷氣」在下月成為現實,德國恐無法如當地法律(Gas Storage Act)規定的那樣,分別在10月1日、11月1日前,確保天然氣儲備至少滿載80%、90%。
儘管目前的滿載率為56%,可基本滿足一個冬季的正常需求,但Robert Habeck仍強調,德國現時必須降低天然氣消費,將更多的天然氣投入儲備設施,甚至不排除實施配給制。
應對斷供危機,恐隨時騎虎難下
天然氣進口成本飆升(今年首4個月升170%),已令德國的能源供應商虧損日增(政府尚未批准其將成本轉嫁給用戶);倘若未來實施配給制,勢沉重打擊依賴天然氣生產的企業,並將德國經濟推向衰退,德國6月製造業PMI剛錄得23個月最低的52.0。
歐洲最大經濟體風雨飄搖,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在早前做空歐美公司債後,又悄然將對歐洲股票的空頭押注翻倍至105億美元,名列其中的德國公司包括化工龍頭巴斯夫、藥廠拜耳、商業軟件公司思愛普、消費品公司西門子及阿迪達斯等。
德國乃至歐洲如何應對可能的凜冬將至?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當屬重啟煤電,此令煤炭價格在原油、鐵礦石、銅的一片跌聲中獨領風騷(俄羅斯為全球第三大煤炭出口國);需求看漲,國際能源署就預計今年全球煤炭投資將增長約10%。另一選項是押注核電,但卻面臨高技能工人短缺、低濃縮鈾供應等掣肘。
但最戲劇化的場景恐是,普京現時持續施壓「斷氣」危機,逼使德國等一眾歐洲國家無視高價爭分奪秒增加天然氣儲備;但到夏天結束時,Gazprom突然宣布恢復全面供氣,拖累氣價暴跌。誰將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