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專訪】中國真正短板在金融傳媒 對企業不應「捱打才撐」
去年底螞蟻集團「世紀IPO」臨門觸礁、5個月後阿里「堅決服從」183億人幣罰款、上周遭一行兩會約談的13家金融科技主要玩家表態「全面對標」……北京反壟斷雷厲風行,最新消息更指,當局正調查螞蟻上市何以極速獲批,倘若屬實,恐隨時「拔出蘿蔔帶出泥」。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就指,中國的長板是製造業,毫不擔心半導體會追上去;但中國可能不明白,自身真正的短板其實是金融及傳媒。面對美國分分鐘再造一個十年牛市,中國一邊貨幣政策跟美國唱對台「收水」,一邊敲打阿里(09988)、騰訊(00700)等巨頭,整體而言有些可惜。
5年前雄心走出去 VS 市值現差一兩倍
中國多間科技巨頭近日在「反壟斷」風暴下如履薄冰,譚新強就指,時光倒流5年前,很多中企卻是雄心萬丈打算走出國際,跟美國FANG等科技巨頭一拼高下。惟當時差不多的規模對比,現時單看市值就差了一兩倍。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指,中國可能不明白,自身真正的短板其實是金融及傳媒。(Daren 攝)
他認為,美股當然不算平,總市值相對GDP已創歷史新高,「這跟低利率、猛印錢有關,但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夢想好大、賽道好長」,如果中國放棄跟美國競爭,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電子商務,乃至原本最引以為傲的數字支付,「這個『競賽』已差不多完場。」
譚新強以Paypal國際收入佔比超過一半,而Alipay不到1%為例,指如果任由Paypal、Apple Pay、Square、Visa、Mastercard等西方巨頭呼風喚雨,它們將續主導全球電子支付市場5年、10年甚至20年,「當窗口正在關閉,(中企)再走出去已太遲。」
最有價值實為平台,助新一代美國展現實力
他續指,過往人們信奉的「Content is King(內容為王)」現時已成為大話,真正最有價值的其實是平台。儘管今次中國整頓自己的平台公司,從右傾經濟學鼓勵競爭、打破尋租、為中小企提供更多機會……的角度看「完全正確」,但就話鋒一轉稱,中國正與美國激烈競爭,美國雖然都有聽證會探討監管平台公司,例如Facebook就疫情、選舉等假新聞來說可謂罪孽深重,但「都不會貿貿然打殘它們,因為它們是協助新一代的美國向全世界展現實力,因不可以再靠《Times》、ABC、CNN等,而是要靠Facebook、Netflix等新的平台。」
Facebook、Netflix等平台協助新一代美國向全世界展現實力,而中國似處弱勢。
他認為,金融亦是如此,不可以僅靠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高盛等,而可能要靠Paypal、Visa、Mastercard等,「中國明明在電子支付領先,但現在就明顯是弱勢……似乎不明白軟件服務、媒體的重要性,尤其是金融。」
譚新強表示,金融固然不是好實在,美國的銀行家、律師如此金貴,或許可稱是「overvalue(高估)」,但中國對其肯定是「undervalue(低估)」,「不明白美國除了飛彈之外,通過金融和傳媒操控全世界,這些才是中國真正的短板。」
美牛市動輒20年,人幣國際化需股債匯升
他慨嘆,「不要外國打華為,你就支持華為;外國不打阿里、騰訊,你就自己打殘他們。應該有個基本政策,全部都支持,而不是遭打壓的才支持。」「中國原本有異兵突起的優勢,好像中國儘管傳統內燃機落後100年,但電動車的起跑線仍較長;同理,原本有一些可以顛覆傳統金融的創新,無端端打殘他們,整體而言有些可惜。」
譚新強認為,「不要外國打華為,就支持華為;外國不打阿里、騰訊,就自己打殘他們。」
說到金融,如何看未來人民幣和美元的地位?他認為,發展不了金融,包括打造不了一個長期牛市,有長遠的implication(不太正面影響),尤其是當貨幣未有自由流通時。現時資金流入人民幣,坦白說只得三個原因--匯率升、債券升、股票升,甚至指海外投資幾乎全是「speculator(投機者)」,「如果人民幣匯率不升、債券不升、股票不升,(外資)進入來做咩呢?」
相比之下,美國人天生樂觀性格不斷吹嚧牛市,美聯儲又控制美元的供應量,「美企的賽道好勁、好長、好有競爭力,美國的牛市動輒10年、15年、20年。」而倘若某一日中國某間企業的市值達到三五千億美元,就可以像亞馬遜、蘋果等那樣吸引全球人才、進軍國際,但現在看來似乎比較「蝕底」。
當西方國家大行現代貨幣政策、全民基本收入「左過馬克斯」,中國卻似乎想對著幹行「芝加哥學派」提早收水,此舉一無法影響美國股市,二可能令房地產乾升加劇泡沫化。「是否有點矯枉過正呢?」
撰文:經濟通記者俞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