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專訪】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 俄烏戰事中國可維和(有片)
俄烏戰爭被稱為人類歷史上「The First Social Media War」,更徹底改變歐洲安全架構。美國一邊抓緊時間向烏克蘭提供新式武器,另一邊不忘在台海煽風點火,再批准對台灣9500萬美元軍售。此時此刻,中國應如何拆招?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就指,中國的偉大之處就是和平崛起,必須保持此道德高地;未來要防止亞洲出事(爆發戰爭)的關鍵仍在歐洲,須知道,「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
邊境線4000公里,防飛彈向東
他直言,今次烏克蘭戰爭令中國慘被拖落水,而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唇亡齒寒」、「三國志」其實早已過時。他解釋,如果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既然俄羅斯是美國的敵人,那麼中國就要撐俄?但英文有Geopolitics(地緣政治)一說,「第一個字叫地緣,打開地圖根本你的隔籬就是俄羅斯,從天生的地理環境來說,根本就無可能成為最好的盟友。」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的發言提及,中俄共享逾4000公里邊境。譚新強說:「如果處理得不小心,飛彈不向西,可能向東都得。」他又以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與美國為敵,但同時又打擊伊斯蘭國為例,「難道你可以說美國的朋友是伊斯蘭國?敵人的敵人絕對可以是另一個敵人。」
敵人的敵人可以是另一個敵人,中俄關係須防止信息不對稱
他續指,三國時代魏蜀吳的結盟都是因時因勢,二戰時英國亦為對付納粹德國而跟蘇聯結盟,戰後再冷戰。「所以中國過去數周soft feet去撐俄羅斯,用一個比較正確的比喻,中俄關係好似adverse selection(逆向選擇),就好像保險業常見的asymmetric information(不對稱信息),來買保險的人知道的訊息多過你,所以騙了你。」
他坦言,中國的盟友主要是俄羅斯、北韓、緬甸、巴基斯坦等,「英文有句說話,with friends like that,who needs enemy,現在西方正正想將俄羅斯和中國釘在一起,叫做arc of autocracies(專政),中國是否想如此?這真的需要深思熟慮想清楚……唇亡齒寒?為何你就認為俄羅斯是唇,而你是齒呢?」
主持多邊和談,可一舉多得
譚新強建議,既然美國視俄羅斯為最大威脅,如果中國可以幫手止戰(俄烏戰事),將贏得不少功勞。他並引用一個概念「Kindleberger Trap」,即國際體系中無國家願意且有能力承擔領導責任導致的失序困境,指一個大國崛起某種程度肩負國際責任,「要provide public good,包括安全……如果中國好不願意去參與(調停),世界更加有可能爆發第三次大戰……中國應力促雙方(俄烏)盡快停火,之後可以主持一個多邊和談,談判得愈久愈好,最好是三五年、七八年,例如朝核六方會談,這既可buy time,和平發展經濟、科技,又能爭取道德高地,避免被歐美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