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出台 整合保單懶人手冊
醞釀長達10年的自願醫保計劃終在4月1日出爐,逾廿間保險公司同一時間推出自願醫保產品,報章電視鋪天蓋地是醫保相關的廣告。自願醫保產品既可扣稅,新客戶又可享迎新優惠,似乎相當著數,近日親友聚頭,大家不禁也問:「買定唔買?轉定唔轉?」
以上問題,對不少人來說有如猜謎令人抓破頭皮,為找出答案,今期封面故事找來多位保險達人望聞問切集體會診,提供整合醫保的懶人全攻略。
「保險界老行尊」吳澤偉及理財頭腦極精明的財叔,一起就不同處境人士,包括從未擁有醫保、已有多份醫保、渴望更大保障的人士,由醫保理念到計數格價,逐一開出處方。資深保險人羅國森則深入解剖「靈活計劃」和「標準計劃」,教路投保人應如何取捨。
醫療保單保障項目繁多,選用自願醫保下的「標準計劃」,是否從此就可有病無憂?平均保費4,000元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保障額是否真的足夠?記者翻查多家私家醫院的住院及手術價目表,再對比標準計劃的保障表,一覽盡睇醫保理想與現實的真相。
保險專家x理財達人 論盡保險是非
處境一:5成市民未有醫保 宜趁機「上車」
自願醫保成為全城熱話,iM請來獨立保險人吳澤偉與資深物業投資者財叔來一場保險對談。保險界老行尊吳澤偉在iM專欄談保險,針砭業界歪風,「非保險回報即是不保證」可謂當頭棒喝,其專欄一直為廣大投保小市民發聲。至於財叔出名數口精明,讀者有所不知的,是他原來曾投考保險牌照,差點就入行做保險經紀。原來財叔年輕時已有相當的保險意識,認為是理財規劃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常常與朋友分享如何善用醫療保、家居保、旅遊保等。他曾在專欄談及其保險哲學後,更吸引保險公司請他作內部培訓演講,但他一一婉拒,以免影響自己的中立性。今次iM邀請兩人同場對談,兩人素未謀面,但保險理念也相當「啱嘴形」,對自願醫保計劃一起是其是、非其非。
據統計處2016年數據,原來本港53%市民完全沒有醫療保險,既沒有團體醫保,也沒有個人醫保。吳澤偉認為,今次自願醫保是「無保一族」的上車好機會。因為醫保除了是一份醫療保障,也是一份財政保障,遇到突發醫療開支,未必儲備了足夠應急錢,此時保險便大派用場。
已有公司團體醫保的打工仔,也值得投保自願醫保。皆因團體醫保只會在職業生涯跟著打工仔女,一旦離職或退休便沒有此醫療保障。若60歲退休才買醫保,屆時身體已可能出毛病,此醫保便會添上許多不保事項,猶如「被廢武功」。
對於上述族群,吳澤偉建議負擔得起的人士可投保「靈活計劃」。因「標準計劃」的保障限額只夠保障較輕微的病患,一旦遇到較嚴重的便會「到喉唔到肺」,簡單如照腸鏡也未必夠用,因自願醫保的保單藍本在2016年設計,經過過去數年醫療通脹,保障額難免跟不上現今醫療費水平。
表一列出某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的保費與保障額。「靈活計劃」普通房(即私院大房)版本,保費貴標準計劃近一倍,而保障額基本上也差不多,如外科手術費、成像檢測的保障額均一樣,但「靈活計劃」設有額外醫療保障(SMM),可以額外賠償超出上述保障額的80%,要自掏腰包的醫療費較低。
處境二:已醫保 應重新整合
本身有買醫保的人士,已為數不少,加上部分打工仔女享有公司團體醫療保障,隨時一人有三四份醫保。財叔認為,今次自願醫保的推出的重點不在於扣稅(因8,000元扣稅額,17%稅率下只是1,300多元),而是一個整合醫保的契機,「保險不用買得多,其實有足夠保障就可以。好多人之前又買危疾、又買住院、又買現金保障,一年為買保險要供萬多二萬元,是否可以將錢運用得更好,買最適合自己需要的保險?」
吳澤偉認同大家要趁機整合自己的醫保,皆因今次自願醫保計劃的保單條款有政府把關。「以往如果只是買普通醫保的產品,條款一般不及自願醫保好,因此我鼓勵大家現在要轉,因為以保單條款來說是進步了的,例如一些舊私院大房計劃保障上限一年10多萬元,現在自願醫保一年保障上限有42萬元,又不設終身保障上限,所以(轉換)等於加保,是好的!」他提醒買了舊醫保的投保人,當保險公司發信邀請你轉換自願醫保,千萬不要愛理不理。
不過他續說,若投保人的財政能力許可,應轉換至自願醫保的「靈活計劃」,勝過轉換至「標準計劃」。他舉例,投保人不幸患上癌症,如要購買「標靶藥」,隨時要花至少40萬元,但「標準計劃」的「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每年上限僅8萬元,「標準計劃的設計,有啲地方的保障可說是到喉唔到肺!」反而有些保險公司的「靈活計劃」,「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的保障額可提升至18萬元,加上設有SMM,醫療費用一旦超出基本保障金額,仍可賠償超出部分的80%,一旦有龐大醫療支出,可大大減輕投保人財政負擔,做到真正的保障效果。
不過由舊有醫保轉換至自願醫保,多間保險公司已表明需要重新核保,要求投保人申報過去數年身體有沒有出現毛病。不論是嚴重病症,或曾出現的疾病,重新核保後也有可能增添了不保事項。雖然多間保險公司包括友邦、宏利亦提供「免核保」優惠,但只限於同級保單轉換,例如原有醫保是私院大房級別,轉至自願醫保的私院大房級別就可「免核保」。
吳澤偉說,「免核保」好處是可將舊保單起保後出現的健康問題,帶去新保單繼續受保障,若投保人過去數年已有一些健康毛病,選擇「免核保」的同級轉換較佳。
慎選公司與經紀
吳澤偉和財叔,一個從事保險銷售達40年,一個算盡各類保險超過30年。要去整合醫保,或是新投保自願醫保,他們均認為不應純粹看保費高低,找回現有保險公司經紀開單較好。
若投保人現時已有其他醫保保單,吳澤偉說,找現有保險公司投保新單,索償手續會更簡便。若保單分散在不同保險公司,患病時自己及照顧者未必有心力安排各保單的索賠次序。財叔附和說,「原有保單的公司或經紀才清楚你原有甚麼保障,要附加甚麼保障,否則找兩個經紀,遇事時可能會『推莊』。」財叔說,選擇保險經紀相當重要,他相信很多保險索償爭拗源於經紀「唔熟書」,解釋保單不清楚。因此他建議讀者找一些入行5年或以上,對保險產品認識較多之餘,中途離職機會也較低,保單變「孤兒單」的機會應較低。
處境三:擔心大病保障不夠
財叔多次在專欄透露自己是「高端醫保」的擁躉,他以往一直沒有買醫保,原因是醫保若只可提供一百幾十萬元醫藥費保障,他相信自己負擔得起,用不著普通的醫保產品。他最擔心的,是需要過千萬醫藥費醫病,因此直至市場上出現高端醫保,他才舉家投保。高端醫保一般提供終生達數千萬元的保額,沒有分項保障上限;保費亦有墊底費選項,愈高墊底費,保費便愈便宜。他建議與其投保「靈活計劃」,不如多付一點保費,直接投保高端醫保。因為遇到嚴重病患,需要龐大醫療開支的話,高端醫保更划算。
舉例某大保險公司的高端醫保,級別為半私家房,個人終身終身賠償限額2,500萬,每年限額1,000萬元,墊底費可選2.5萬元、1.6萬元及沒有墊底費。以40歲投保人為例,1年保費分別為5,920元、6,800元及14,480元,男女保費相同。表一整理了自願醫保「標準計劃」、「靈活計劃」及高端醫保的保費及不同醫療開支下的情況。
在表二可見,若選用2.5萬元版本的墊底費的版本,高端醫保一年保費可低於同級的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在此情況下,若醫療費用較低,選用自願醫保較著數,例如2萬元及4萬元的手術費,靈活計劃自己需要支付的金額最少,皆因是靈活計劃設有SMM,可賠償超出的金額。不過,若患上嚴重病患如癌症,需要花40萬元買標靶藥,高端醫保在支付2.5萬元墊底費後,40萬元可獲全數賠償;相反「靈活計劃」投保人需要至少要支付4.2萬元。
若要面對龐大醫療開支,財叔認為投保高端醫保最著數,他建議選擇最高2.5萬元墊底費,以壓低每年保費,而墊底費則可用公司團體醫保支付。
處境四:財力有限 免申索爭拗
對於財叔的「如意算盤」,吳澤偉提醒,2017年某大保險公司向私家醫生發信,稱旗下醫保產品僅向有「醫療需要」的住院病人作出賠償,據其條訂的保單條款,「醫療需要」的決定權在保險公司手中,幫襯這公司的高端醫保,投保人也要小心出現「有保(單)無賠」的情況。
兩人初次見面,談起保險話題卻滔滔不絕。
他說保險公司更改保單條款,源於醫療系統收費出問題,部分私家醫生視高端醫保投保人為一張「未填銀碼的支票」,眼見高端醫保可全數賠償,確實出現一些不符病人「醫療需要」的療程,「若收費問題解決了,沒有索償爭拗的話,高端醫保優勝過自願醫保。高端醫保保障限額高、彈性較大,必然優勝過有限額的(自願醫保)。」
相對來說,自願醫保的條款及操作,皆由政府監管,「產品得到食衛局核准,不是由保險公司做決定,保單條款公道一些。」
有要高端醫保,又要政府認可的保單,魚與熊掌能否兼得?事實上,暫時只有信諾推出了高端醫保版本的「靈活計劃」,是市面上唯一一間。每年最高保障限額500萬元,大部分保障項目不設金額上限。計劃設有4種不同墊底費,分別為5萬元、2.5萬元、1.5萬元及沒有墊底費。若選擇墊底費5萬元,40歲投保人一年保費5,102元,沒有墊底費則索價11,088元,男女保費相同。有保險公司已表示,有意推出更高級版本、保障更全面的「靈活計劃」,相信不久將有更多高端醫保的「靈活計劃」可供選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