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05/12/2024

電影《爸爸》:我們到底是為著自己,還是為著別人而表達關懷?

 

  「你今天生日,我送一份禮物給你——就是我們今天不提及那件事。找一天再說,一定要是對病情有好處、有需要,我們才再說,好不好?」由劉青雲於《爸爸》飾演的阮永年,在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為兒子厚明慶祝十八歲生日。導演翁子光透過間隔著父子的玻璃,讓兩者的模樣交疊在一起,彷彿呈現了一段屬於父親自身的內心對話。阮永年在理性與感性之間作出了抉擇,在釐清了情緒以後,來面對自己的兒子;以父親的身分和責任,壓抑對於真相的探求和好奇,表達了一種信任與釋懷的態度。

 

《爸爸》劇照。

 

  導演在映後闡述了畫面比例的處理手法:「我跟攝影師商量有甚麼方法,可以在畫面上讓演員和觀眾接近一點,不如就嘗試四比三的比例。如果不是這樣,就會感覺銀幕距離很遠、當中的人物很遠;還有一個感覺就似是在看那一些家庭電影,同時也好像在看別人家中的相冊。」*故事以人物的名字劃分為不同章節,敘事手法則以插敘的形式來推進,就如主角嘗試整頓自身的紊亂思緒。

 

《胡越的故事》劇照。

 

  電影以泰迪羅賓的〈這是愛〉作為點題:「這是愛/似驟來今朝已驟然失去/是場夢/淚若泉湧再沒法牽動」同時亦讓人聯想起《胡越的故事》中的最後一幕,胡越在船上把沈青的遺體從船艇放到水裏時的獨白:「我們還決定到了美國之後,要把香港難民營的那個小孩接過來,我們要自己收養他。我要依靠這一些希望完成我們的旅程。」阮永年放棄了自己的執念,讓自己和兒子從這一個悲劇中獲得自由。

 

  當一個人在哭泣的時候,人們都會不自覺地選擇問道:「發生了甚麼事情?」透過對方讓自己得到一個答案,而不是在關心他們當下的情緒。更為惡劣的情況就是嘗試阻止對方哭泣,並因為而感到煩厭——這一種慰問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驅使的。還記得那一位摔碎了碟子而哭泣的小孩,都只會被追問著為甚麼要把它打破的原因。人無法在頃刻間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像是一些答案只會在特定的時刻浮現。我們到底是為著自己,還是為著別人而表達關懷?

 

爸爸

編劇、導演:翁子光

主演:劉青雲、谷祖琳、蘇文濤、熊諾頤

 

*摘錄自2024年11月29日高先電影院21:30映後談場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爸爸 #劉青雲 #電影《爸爸》 #谷祖琳 #蘇文濤 #熊諾頤 #Movie & Drama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