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017
美國前衛音樂宗師與禪的偶遇
1952年8月29日,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在紐約胡士托發表鋼琴作品《4’33》。
演奏開始,鋼琴家在掌聲中上台,向觀眾致意,在鋼琴前坐定,打開琴蓋,不動,30秒,放下琴蓋。第一樂章結束。再打開琴蓋,靜止不動,2分23秒,放下琴蓋。第二樂章結束。再打開琴蓋,仍然不動,1分40秒,放下琴蓋。演奏完畢。
全曲4分33秒,所以曲名叫《4’33》。觀眾議論,抱怨,開罵:這也是演奏?這是搞甚麼?這是惡作劇?
但凱吉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他曾拜師奧地利古典音樂名家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有深厚作曲根底。1945年他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行音樂發表會,一舉成名,但他的前衛演奏也引來兩極化的評論。40、50年代,他的音樂會最多只吸引到125名觀眾,但後來觀眾愈來愈多,每場達八、九千人。但不變的是,中場休息時總有大批觀眾離場。
1952年《4’33》無聲鋼琴演奏就爭議太大了。凱吉說,他從1947年起就想創作一曲「寂靜」,他曾經把自己關在哈佛大學的錄音室,想要「聽見」寂靜,結果他說聽到自己血液循環和神經的聲音。居住在紐約鬧市,自稱喜歡夜裏聽到車聲人聲警車聲等噪音的凱吉,40年代傾慕東方哲學,研究《易經》,學禪,創出的《4’33》,他認為是畢生最得意的傑作。
東方哲學認為「有生於無」,無生出一切;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唐詩《琵琶行》也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名句。凱吉的無聲演奏就是讓觀眾在寂靜中發揮「無聲勝有聲」的萬般想像的作品。
約翰·凱吉,生於1912年,1992年去世,是二十世紀美國先鋒派作曲家、藝術家、作家、前衛藝術啟蒙者、「隨機音樂」代表人物。
凱吉與同時代各大藝術家、創作者交流密切,曾經師從音樂名家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更以嚴肅思考及獨特行為模式,不斷探索藝術邊界,開拓劃時代的領航路徑。他深受東方哲學尤其是禪佛思想影響,開創「隨機藝術」的無限風光。他的名言是:「我不能理解人為甚麼會懼怕新的觀念。我很怕舊觀念。」
凱吉去世後20年,於2012年,美國知名編輯、藝評家與專欄作家凱‧拉森(Kay Larson)寫了一本書,記敘凱吉的生平和他與禪佛相遇,及對他的藝術生活的影響,書的中譯本今年在台灣出版,厚近600頁,是一本迷人的作品。中譯書名是:《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Where the heart beats:John Cage, Zen Buddhism, and the Inner Life of Artists)。
藉著對凱吉及他追尋禪佛的思想,作者闡述了戰後美國文化劇烈變動的故事。在美國,這是一個藝術打破傳統並創造全新局面的時代:畫家將油畫帶入行動與姿態;舞蹈家迎向純粹的動作,不再以劇情為主;表演藝術者安排「事件」,讓任何事都可能在舞台上發生;詩人則寫下隨機的字眼。在此騷亂時期,實驗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吉開始探索自我的旅程,其誠摯堅定的追尋精神,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創作者,也引發至今仍存的爭議。
凱吉策劃了獨一無二的音樂會,由隨機選出的音符與寂靜感來表達他的信念:「藝術與人生來自同一個整體網絡,只因我們虛幻的思想才造成分裂。」
禪宗思想驅動凱吉創造出驚人音樂、啟發無數人的全盤蛻變。《心動之處》訴說禪宗對凱吉的生命,以及對五、六十年代前衛藝術的影響。禪的力量調和了凱吉的混亂思緒,使他得以從個人危機中解放出來。他也透過禪宗,從一位邊緣化的音樂家,成為前衛藝術核心要角。
全書自凱吉年少時代講起,從凱吉和恩師荀白克的師徒情緣、著名現代舞的創作者和舞蹈家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一世的知心交往,和兩人恆久的同性愛情,到他與同代眾多才人及創作者的交流激盪,乃至與世界禪者鈴木大拙的相遇,藉一手文獻資料及優雅靈性的文采,完整呈現凱吉在生命關鍵時刻的各種微妙心念轉化、猶疑矛盾,同時勾勒出受其影響的藝術家諸形象及藝術類型。
禪思在凱吉身上萌發,波揚漪散,如雷鳴棒喝,一棒擊開整個年代的光影樂聲。《心動之處》凸顯出禪宗思想在當代歐美文化扮演的重要角色,忠實生動地回顧了二十世紀藝術世代俊彩星馳、風起雲湧的絢爛繽紛。
無聲之聲逐漸在世界各地響起。2004年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在倫敦的巴比肯中心演奏《4’33》。台下座無虛席。指揮勞倫斯.佛斯特(Lawrence Foster)在熱烈掌聲中走向指揮台。在接下來三個寂靜的「樂章」讓聽眾和樂團逐漸凝聚。整個音樂廳都融為一體。每個人都被喚醒,心中充滿疑問。
這寂靜是甚麼?它為甚麼這麼迷人?台灣著名舞團藝術家林懷民觀看過一場《4’33》的演出後說:「在眾神喧譁的藝術世界,他把一切歸零,刨出一方空白,讓想像力得以發揮,讓新的可能得以實現。」
在《心動之處》這本書的「譯後記」中,譯者吳家恆談到凱吉受禪佛影響的歷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歐洲和西方文明的衝擊,除了在人的殺戮和實體的破壞之外,更在於精神的幻滅:基督教所許諾的進步,結果卻走向相互毀滅。第二次大戰劇烈的程度,使人覺得歐洲曾經輝煌的燈火正在熄滅。美國在兩次大戰中雖然沒有受到直接衝擊,但美國也無法自外於價值觀的崩壞。一次大戰後德國被沉重的債務所逼,為納粹崛起提供了溫床,而美國是背後的債主。納粹掌權後逼走的異議人士和猶太人,讓美國得到許多人才,其中包括維也納樂派的靈魂人物荀白克,凱吉的老師。
凱吉在那個時代成長,與大批優秀的歐洲藝術家交往,他又在戰後與美國「垮掉的一代」相遇,與金斯堡這批藝文人士牽連。然後,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1950年踏足紐約,雖已年高八十,卻是舉世聞名的作家、演說家、翻譯家,也是禪宗的活化身。他精通各種語言,以英語弘揚有二千多年歷史、且教義在二十世紀初開始進入西方世界的佛教。凱吉跟鈴木學禪,開始了他與東方思想的接觸,觸發他對「無聲」和「寂靜」的體會,接觸《易經》讓凱吉開始創作「隨機音樂」。
《心動之處》作者花了巨大心力把這些線索收攏,讓讀者了解到,凱吉不是突發奇想的怪人,他同經歷兩次大戰與價值危機的藝術家往來,他從日本、中國找到創作出路。書中分三部分,分別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書中全面介紹美國戰後的前衛藝術,也解釋了禪宗,予人無限啟發。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作者:凱‧拉森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以伊衝突升級,北韓派兵增援俄羅斯,你會否擔心世界發生大規模戰爭?►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