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2017

60年代文革前的中國風貌

  我知道有些聽了或讀了我「一分鐘閱讀」介紹的書,就當作是看過這本書了。這沒有甚麼不好。也有些人繼續在網上搜尋,會看到有關的書更多段落,甚至有整本書上載的。不過,有的書,真是必須拿在手上看,才有更大樂趣。今天我想談的是一本裝幀精美、讓人愛不釋手的書,就是台灣出版的《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內容是作者在1961-62年間到中國留學時的所見所聞所思,以及她拍下的當時中國社會風貌的許多珍貴照片。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它的封面和裝幀。我從事出版工作超過60年,看過的書無數,但還沒有看過這種裝幀。它是硬皮精裝。我本來不喜歡精裝書,嫌它太重,拿在手上看不方便。但這本書的精裝只是將硬皮黏貼底部,書背不黏死,所以只是仿精裝,而能夠整本攤平,既容易閱讀,又像是翻開時光寶盒,帶有珍藏感。

 

  封面的60年代街景,舊日的招牌,三輪車,以各色各樣的舊宣傳畫、海報等小圖圍繞,表現出一種昔日風情。

 

  書中大量展示當年作者拍的照片,今天看來像是出土文物般珍貴。大都是黑白照,拍的細緻清晰,重現了中國五十多年前的社會景像:文化、生活、街道、校園、農村、河畔、吃食、庶民需求,林林總總。另外,作者收集當年的畫報,包括毛澤東的大躍進文宣、農村宣傳畫、街頭標語……,都可以回味和讓人尋思。

 

  這本書,2016年在大陸出了簡體字版,現在台灣出的繁體字版,仍然是同一譯者李之義翻譯,裝幀和版面設計極有特色。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瑞典人,1932年生,1950年代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習文學史、藝術史、歷史和北歐國家語言。

 

  1961年至62年在北京學漢語和古琴。此後多次訪問中國。1971年她把漢語作為第三種語言引進瑞典的高中課程。1989年出版《漢字的故事》、2006年出版《古琴》,這兩本書都獲瑞典奧古斯特獎。

 

  2015年,她把1961-62年初次在中國的體驗寫下的6大本日記、79封家書、和拍下的250多張照片,整理寫出了一本既有時代意義又生動有趣極具可讀性的書《另一個世界》,記錄了文革前夕風雨飄搖的中國。這是林西莉50多年前初次踏上中國土地的故事,印證她深厚漢文化學養的由來。這本書亦獲得謝爾格倫獎,在國際上引起很大關注。

 

  1961年,二十多歲來自瑞典的金髮女子林西莉,在飯局上遇到一位隨意閒聊的老先生,他原來竟是梅蘭芳!她踏進開封,每步所見均是《清明上河圖》的一景。她走進古琴研究會,認識十幾位學者和古琴音樂家,使她了解中國文化的濃厚底蘊,她途經湘江並在中國大地流轉,從中領略〈瀟湘水雲〉等古琴曲的深意。

 

  但是,她眼中這樣美好的中國,其實正處於文革前夕、中國大饑荒的時期!她有幸或不幸看見了甚麼?是消逝的過去,還是能夠找到中國演變成今日樣貌的蛛絲馬跡?

 

  五十六年前,在一列開往北京的火車上,一名頭髮灰白的醫生告訴林西莉:「中國目前處在一種深深地悲劇狀態下,可能要過很長時間才能變成夢想中的那種國家。」

 

  當時中國正處於文革前夕,風雨欲來的緊張局勢,貧困與飢餓糾纏著中國土地,青年下鄉、人民公社、大躍進摧毀平民的生活,政治鬥爭更使人活在恐懼裡。那是人民啃樹皮、彼此監視的時代。

 

  林西莉到北京大學念書,當時有許多和她一樣的留學生來到中國,這是中國為了爭取外交,提供高額獎學金的結果,但這些學生在高度監視與政治正確的環境下,他們在學校裡學的中文,足以讓他們懂得閱讀一篇充滿政治正確的文章,卻不知該如何用中文買一隻雞蛋。他們許多人對於來中國學習感到反悔,但又無法離去…..

 

  林西莉一開始也為中國與歐洲的巨大差異感到震驚:「1949年革命成功了,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為甚麼人民還會挨餓?今後怎麼辦?沒有人知道。」

 

  不過,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從最初的厭惡轉變為被中國深深吸引,就是她走進古琴研究院認識那群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學者與音樂家,跟著這些大師學習,林西莉才真正接觸到古老的漢文化,也才能夠以不同的目光穿梭其中。

 

  台灣教育大學教授郝譽翔說:如果跳過了林西莉所親眼目睹的1961年,我們或許將難以理解中國左翼革命好不容易成功,又極其艱難地通過了韓戰的考驗後,為甚麼竟會完全悖離了30年代所規畫的理想藍圖?而這又如何左右了當代中國的走向。

 

  在《另一個世界》中,林西莉說她在國境上的小車站遇見自學法文的蒙古人;她又曾經與遭受政治迫害的老教授討論書法藝術;她在農村知道中國累積的野菜知識,讓人們度過長久的饑荒;她領略漢字之美,從此浸淫其中;她學會如何判別青花瓷器,也和市民一起在市集觀賞雜技表演、到鄉間體驗土炕文化;她到租界區見證昔日的繁華與當時的破敗。從她的眼中,我們得以看見一個多樣的中國面貌。

 

  文革前的中國,早已一去不復返,今日中國各大城市成為高科技與工商業中心,上海的繁華更非當初蕭條的樣貌可比。50多年前偶然來到中國的瑞典女子林西莉,用兩年時間記錄文革前風雨飄搖的中國那珍貴的一刻。這是她與中國最初的邂逅,從此開啟她與中國的一生緣分。在83歲這年,她將這些昔日記憶化為文字,寫下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回看消逝的往日時光。

 

  書後她為台灣版寫了後記,講述她在1963年秋與她丈夫去台灣訪問,以及其後多次訪台和對台灣的認識。她又說在1961-62在中國留學兩年後,足足10年後的1973年她才重遊舊地,學習參觀訪問排得滿滿,吃飯問題比大飢荒的1961年改善,但對知識分子的壓迫如舊。自1973年起,作者每年去中國至少一次,1978-79她在中國住了很長時間,是受瑞典電視台派遣做中國的節目。毛澤東死後,中國在經濟上得到發展,有五億人擺脫深度貧窮,但民主仍然不見踪影,對人權的尊重還很有限。

 

  中國為甚麼還是這樣子?1961年林西莉的年輕而敏感的觀察,提供了依據。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

作者:林西莉

由 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一分鐘閱讀 #李怡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