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2020
書畫市場的虛幻世界:古代書畫年代久遠、專家眾說紛紜、鑑定不易!
根據有心人的統計,在書畫拍賣市場流通的齊白石作品超過三萬幅,然而,齊白石一生創作的作品約在二萬之數,由此可見,仿造齊白石書畫的猖獗程度已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不同的利益團伙十多年來操控書畫拍賣市場這種情况已是人盡皆知,資深的收藏家看在眼裏,除了告誡新晉收藏家收貨時要萬分小心之外,也只能以此作為飯後談資,不會像我一樣口沒遮欄,講得出就講。
一隻手掌拍不響。利益團伙圍内有仿造書畫的高手、幕後老闆、拍賣公司的高管。除了這些人,當然少不了在旁推波助瀾的藝術媒體。龐大利益的背後這幫人各司其職,合謀欺詐沒眼但荷包腫漲的羊牯。他們的坑人計劃全經過深思熟慮、全盤統籌,先由書畫高手仿造名家作品,再由幕後老闆統籌將假書畫作品於著名雜誌刊登,為這些假書畫作品製造來源,再由拍賣公司的高管接拍,最後由藝術媒體敲邊鼓,大力吹譃拍品來源可靠、是大漏,希望吸引到無時不刻都想炫富的土豪熱烈競投,為這幫人製造財富。
假書畫作品成功拍出之後,大家便分贓,拍賣公司的高管分了大份,幕後老闆也分了大份,餘下的收益再分給仿造書畫的高手、跑腿和藝術媒體,據我所知只是數萬元左右。因此,當北京某大拍賣公司的高管豪花數千萬元人民幣成功競拍一幅書畫作品時,普通人實在不必太過驚訝,一個拍賣公司高管如果只靠一份糧過活,在行内是會被視為過的是悲慘人生!
除了齊白石的作品被大量仿造之外,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林風眠、吴冠中等等的書畫作品市場也是重災區。換句話說,在拍賣市場出現的當代大小名家書畫,不少是假貨,尤其是所謂「生貨」,出現假貨的機會特別高。我舉兩個例子: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和林風眠的《戲劇系列》假畫,我見過的多不勝數。
李可染《萬山紅遍》
Source/北京保利
林風眠《戲劇系列:張飛》
Source/香港佳士得
除了當代書畫,宋元明清書畫拍賣市場亦是重災區。古代書畫由於年代久遠、專家眾說紛紜、鑑定不易,出現假書畫作品的機會亦特別高。我再舉一例子:以約5,000萬人民幣拍出的蘇軾《功甫帖》一直受到鍾銀蘭、單國霖、凌利中三位强國書畫專家質疑是用上「雙鉤廓填」手法的偽作,但賣方蘇富比卻堅持是蘇軾的真迹,由此可見,古代書畫鑑定永無定論,有意搞古代書畫收藏的人仕宜自慎之Caveat emptor!有趣的是買家土豪劉益謙不斷為蘇富比辯護,强調自己沒有被騙,買到的是蘇軾的真跡,令我懷疑他是否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還是他認為自己擁有鑑定古代書畫的能力,可以為《功甫帖》的真偽問題一槌定音?
肺炎疫情期間,強國的拍賣公司不斷傳出不少書畫作品以數億元人民幣、數千萬元人民幣天價成交的消息,讓人們覺得市道好像已恢復正常,甚至比肺炎疫情之前更好,但在我看來卻有點虚幻。認識到書畫市場充斥大量假書畫作品是一種常識,洞悉書畫拍賣市場不停上演假拍大龍鳳卻是一種智慧!
甚麼是假拍?假拍的唯一目的是為拍品製造一個成交記錄,其中並没有錢銀過手,亦沒有真實的第三方買家。以地攤畫大師的作品為例:他老人家的地攤畫作品在私人市場一直以來乏人問津,就算有成交,價格也非常之低,屬於二三線畫家的價格,但在拍賣市場卻大放異彩,成交價往往是千萬元,甚至是過億元,媲美上述數位大師的畫價,令人懷疑地攤畫大師是否串通拍賣公司為自己的畫作造價。如是,就是一種變相的「種金術」,目的是希望以自己的畫作的天價成交價吸引到投資者將資金投放落他自己有份創立的藝術基金,主要是投資自己的畫作。他的書畫拍賣專場,據探子回報,向例只得小貓二三十隻,但拍品的成交價卻往往令人瞪目結舌,猶如置身於一個虛幻世界。我可以斷言,凡是「種金術」都會「爆煲」,生存時間不會超過十年。當新的投資者卻步,新的資金枯竭,就是地攤畫大師的藝術基金「爆煲」之時。到時盲目的投資者將會苦不堪言!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