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18
茫茫沙海中的瑰寶:遊敦煌莫高窟,感受壁畫絢爛的三千世界
這些年來,好友紀文鳳把許多心血放在敦煌,常說敦煌是香港的前世今生。其實我不太明白,但因為莫高窟的吸引力,常說跟她去一趟。兩星期前卒之成事。去的朋友都充滿熱情,對敦煌的服裝珠寶有興趣,有些欣賞敦煌壁畫的藝術,亦有基於宗教熱情。
在莫高窟的幾天,早上和下午參觀洞窟,黃昏聽講座,行程緊湊。敦煌莫高窟以壁畫見稱,既有最精采的經變文,亦見精美的石窟彩塑,多樣的洞窟形制,而豐富的壁畫內容如漢唐元代的綠樹青山、庭台樓閣、壯麗城池、雄偉殿堂……更是多采多姿。
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壁畫中的大千世界,竟孕育在戈壁荒漠中,而且延綿千百年,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既繼承了漢代以還的藝術傳統,又不斷吸收,融合印度、中亞和西亞的藝術風格,展現了佛教美術史的發展歷程,記錄了中國和西域地區藝術交流的歷史,對研究東西藝術史都提供重要條件。
是甚麼成就了敦煌?是甚麼因緣出現了莫高窟?又是甚麼原因促使有些人在這麼長的時間,用這麼多的錢和精力,去持續的在這個生活條件不算理想的地方,開洞造像、畫畫譯經呢?在壁畫中的經文內有一點線索,就是出錢供養僧侶的供養人,有達官貴人,有商業巨賈,他們是虔誠佛教徒,願意持續的布施,支持僧侶在此開洞畫畫譯經。他們明白到,即使翻譯了的佛經文字艱澀,不是一般人易明。中國農民多,又盡是文盲,要他們了解佛經是很困難的,即使有人說法解釋,也未必說得通講得明;反而畫了出來,看着圖畫,不言自明,於是開創了洞窟文化。
每個洞窟就像一個寺院,僧侶窮多年精力,把不同佛經以壁畫形式勾畫出來,即所謂的經變文。由此看到僧侶對佛經的深刻認識,亦見畫師的妙筆生花,更重要的是當望見佛經壁畫彩塑,虔敬之心油然而生。
第一次來是80年代,洞窟可說是無掩雞籠,遊人自出自入。之後來過幾次,感受如一,既浩瀚又偉大。但對其藝術價值和宗教內涵只是一知半解,這趟行程算是打開了門。
今天的莫高窟已是現代化管理,在每個開放的洞窟內都安裝了儀器,探測裏面的溫度濕度,數據直接輸入中央控制室。當某一個洞窟的溫度和濕度過高,又或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系統便會通知負責帶領遊人的講解員,不要再進入該洞窟了,以保持洞窟的穩定性,希望保存現狀,不要因為遊人過多,影響了洞窟的溫度和濕度而破壞壁畫。
莫高窟由漢末持續發展了1,300年,卻在元代以後煙沒了500年,為何一個緊握絲綢之路咽喉的地方,會忽然像人間蒸發?這正是紀文鳳所擔心的,怕香港如敦煌般風光不再。(下期續)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