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14
《香港故事》舊事書寫反映歷史真貌
香港有許多個《香港故事》。它是港台電視部的一個系列長壽節目,從2006年的「昔日香港」到最新的「香港衝線」,介紹了香港的人、事、物。《香港故事》又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常設展覽,共有8個展區,分佈於兩層展廳,逾4,000件展品、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栩栩如生地介紹香港的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香港故事》又是香港作家小思的一本書的書名,內容是她的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描述她的童年和成長年代時,香港的模樣和她見到香港的點點滴滴。
這裏介紹的是一本最新的《香港故事》,由公教報出版,作者兼插圖者楊志強在香港從事文字寫作和插圖工作超過三十年,曾任青少年讀物出版社主編,是資深文化人。幾年前,他在報上的每週專欄「喜樂少年」中,寫香港自五十年代以來的種種生活境況和舊日小故事,並由他自己配插圖。原是寫給中學生作通識課補充教材用的。隨著關心本土思潮的興起,有關專欄在教師和成人讀者群中受到關注,於是在今年6月匯集了92篇小故事成書出版,取名《香港故事》。
香港的滄桑舊事
《香港故事》所寫的,有百年滄桑,有歷史舊事。
比如開埠時首兩任港督砵甸乍和戴維斯所住的地方,是現在終審法院所在地的「拱北樓」,第四任至二十五任港督則住在現稱禮賓府的港督府,香港的電車、輪渡和尖沙咀的鐘樓,見證了香港近百年歷史。不過,書中最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前的一些舊事,比如可以扔上天台的「飛機欖」,「刷鞋仔」,制水的歲月,開在天台的「天台學校」,街頭巷尾的「公仔書檔」,大排檔和平民夜總會的風情,街邊擺攤幫人寫信的「寫信佬」,電影院門前的小食天堂,「蛋家人」的滄桑,這些陳年往事,既讓老香港人想起舊時歲月,也讓年輕一代知道香港人是怎樣走過來的。這些尋常的民俗記實,是幾代香港人在擠逼的環境下掙扎的生活歷程。從這些掌故,香港人可以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
在「序幕」裏,作者寫下自日本統治的三年零八個月之後的香港政治形勢,即英國軍隊在日本戰敗後,搶在國民黨政府之前到香港接受日軍投降,而後中國內戰,中共建政後使香港成為大陸的對外窗口,各方勢力都希望香港保持英國殖民地的原有政治現狀,於是香港得以維持英國管治模式直至1997年,並由此產生香港極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
寫出港人心底話
作者楊志強在他的blog中,記述了他寫此書的緣起。他說:「歷史的行進不是誰恩賜了老百姓甚麼,而是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意向和選擇決定了大人物們能操控甚麼。歷史向甚麼方向行走,決定的乍看是大人物,其實是下層的社會根基。有怎麼樣的百姓就有怎麼樣的世道。我們這幾代人從來自家活自家的,更從不想招惹誰。港人從來就不過是一眾想在各種勢力的搏奕夾縫裏求生的一群,一向以來,盤算的只是如何在有限的時空裏找到空隙生存。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希望能好好地像以前那樣活下去而已。這期望該不算很奢侈吧?」
楊志強認為寫出一些真實的往事,就是講出了香港人的心裏話。「每一篇故事所說的,許多港人都親歷過。」他想起,「許多學生對歷史課敬而遠之,那可不是歷史的錯,而是因為許多書寫的歷史常不過是某些大人物的功德無量宣講,事實的真相常給拋到九霄雲外。如今,連親歷者大多還健在的史實也往往給說得面目全非,只憑在故紙堆裏尋找脈絡的就更不在話下了。但歷史可不是任由袞袞諸公們按照某種需要把發生過的事剪裁篩選,粘貼到某種為自我滿足而設的框架裏的文字遊戲,而是千萬人的生活經驗。」這些生活小事所反映的歷史面貌,也許更真實更充滿溫情。
香港往何處去?
《香港故事》最後一篇是作者的「不結束語……」。楊志強說在1997年之前,港府沒有設計過代表香港的圖案,不知何時開始,帆船成了香港形象的代表,直到今天,它還是香港旅遊協會的徽號。現在,香港標誌的那種帆船已經絕跡。有人說,香港是國際大都會,該有更新潮的標誌。但日本常用富士山作標記,不是更古舊?早年這種帆船常在香港水域行走,外國人看了就以它為香港標誌,它寓意於香港源自古老文明,也反映香港人在中西文化的衝突和互補中契合,譜寫出引以自豪的歷史。古老的帆船也象徵了香港人永不氣餒地航向未來的勇氣。
最後,作者引述波士頓美術館一幅高更的畫作,畫了一群大溪地土著的日常生活,題目叫:「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我們往何處去?」有些書說,這問句概括了所有人活在世上的一切疑惑。作者說:「香港往何處去?沒有人能回答。但,我猜,若你對前兩個問號心中有數,面對最後那個誰都不會有答案的問號時,心裏便踏實得多。」
也許這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真正心願。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香港故事》
作者: 楊志強
由 香港公教報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