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5:00:00

【社創‧社區4.0 – Set!】 跟街坊落區 中西區新舊交替活現眼前 學生盼可善用公共空間

  西營盤正街一帶總是人來人往,老街坊在街市買菜、青年約朋友泡咖啡館,各有大家的位置。街坊Mable帶著一群「社創。社區4.0」參賽學生落區穿梭大街小巷,跟大家細說西營盤的二三事,希望同學取得靈感,為社區解決問題:「有空多走走舊區,就算是已經荒廢的地方、遺留下來的事物,也可帶來一些想法。」

 

正街墟市成歷史 斜路變戲院

 

  「這兒是正街,是一條很斜的斜路,七、八十年代,第二街至第三街全部是鐵皮檔,中間也有擔挑,開檔的辛苦,走的人也辛苦。那時已有街市大樓,但大家還是喜歡逛露天街市,交流鄰舍之間的事。」Mable在西營盤長大,當年最怕走過濕漉漉的街道,卻又佩服它的亂中有序:「下面賣濕貨,上面賣乾的、日用品,最高一截是食肆,他們各自分野。」

 

Mable展示正街墟市舊照片,排檔以橫街分隔,分工清晰

 

  八十年代末,排檔都遷入當時新落成的正街街市,變得更衞生安全。然而,墟市風光不再,因為太斜不能行車,成了空置的街道。同學不禁問:正街空間這麼大,是否可以辦活動呢?Mable回應:「這是很好的想法,因為這兒是天然斜坡,曾有民間團體辦電影放映。」街坊會自發在世界盃期間辦放映,有時亦有團體播放獨立電影,邀請街坊看,活像個戶外戲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參賽同學曾嘉晞說:「以前沒留意這麼多,原來這裏可以做到很多事。」

 

活用公共空間 在巷里聚腳

 

  「這兒是常豐里,眼前的鐵皮屋是福德宮,這區只剩下這一間。以前在西環一帶這種街廟很常見,居民會來拜土地公,已有過百年歷史。」Mable帶同學走到不同的巷里,訴說著小巷的故事。

 

同學在常豐里觀察重建的高樓大廈

 

  「每逢鬼節會搭棚做神功戲,可是現在沒年輕人接手,已停辦了。」以前大時大節時,居民會在巷弄的公共地方辦活動,甚至設宴。「以前的人物資不多、收入不多,有大事慶祝時會使用筵席服務,在街上設宴請街坊,跟今時今日去酒店、酒樓擺宴很不同。」小區面臨重建,常豐里一帶的舊樓早已拆卸,變成高樓大廈,遮掩了這片聚腳地,從前的熱鬧已不復見。

 

街坊Mable在常豐里福德宮前,講解從前街坊如何活用巷里

 

  「有些公共空間說不上『公共』。」Mable坦言,有些巷里在重建後變成大型豪宅,使空間埋藏了在樓盤裏,浪費了用地。「這兒其實是公用的地方,以前叫餘樂里,除了住人,還有製作麻雀等娛樂用具,現在人流很少。」Mable解釋,自地產商將這兒改建成公園後,很多人以為這兒變了私人地方,不再踏足。

 

街坊Mable帶同學到餘樂里重建樓盤,分享小巷的歷史

 

  「大家可以想一想,舊區重建有好、有不好,如何可以改善不好的地方?」Mable留下問題,希望同學了解社區後,可以引發他們思考社區需要,想到解決的方案。

 

參賽同學對社區歷史感興趣,希望參考以前街坊的做法,想方法善用公共空間

 

撰文:堯悅書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