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2019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那些八十後不敢試的,就由九十後去完成吧!
最近一位在雜誌社幫我的文章作編輯和校對的九十後編輯即將離職,我問她有何發展,她說了很多可能性,令我想起時代真的一天一天在變,讀文字的人也不一定要做文字了。其實,除了室內設計師之外,筆者其實也在大學客席教設計,也在幾本網上和實體雜誌寫寫文章,也開了間小小傢具店,也幫自己和其他設計師的室內設計作攝影。在以前的年代,一般人都認為要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才是認真,所以我應該會很容易被長輩視為「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十幾年前,我們被六、七十後標籤為「你們這些八十後」,又想這樣又想那樣,不專心地打好一分工,注定失敗。雖然我們這一代百足咁多爪,但是其實是否不專注呢?當然不是,只是隨著資訊的發達,我們這一代在十年前的年代的確比再上一代省到更多時間來做更多東西。當年年少氣盛的自己,當然像一般年青人一樣,當別人說我們是「你們八十後」,我們也心底內回敬一句「你們老屎忽」。好了,當自己十年前創業慢慢地發展到現在,聘請了一些九十後,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我們以前討厭的「老屎忽」。當然,我們會期望下一代能夠擁有我們這一代的專長,例如我們對工作較為長情,我們較守規矩,我們待人處事都比較圓滑。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教育和育兒專家也討論過,我不打算在這裏討論。當人說「一蟹不如一蟹」,其實只是他們把對自己的要求強行加諸下一代的身上,但是忘記了發掘他們獨有的優點。
如我所見,九十後比我們更靈活,他們接收信息的速度更快,雖然不夠深入,但是闊度十分廣。他們對學習新技能通常都很樂於挑戰,因為他們上網按幾個掣就可以大概學到一些工作上的技能。 六、七十後會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創業、買樓、買車是必然的,他們會認為九十後常常埋怨樓市高企,人口過剩等等是他們懶惰的藉口。但不要忘記,香港九十年代和二千年代受惠於自由行及中國大陸的發展,令這一代的設計師比較容易地賺取金錢。在我們創業這一代,國內的生意已經開始飽和,我們要往更遠的地方發展,而且創業比以前容易,結果以致競爭都比較激烈。到現在的新一代,「努力就可以買樓」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普遍他們也放棄這個念頭,結果他們比較享受當下,即使賺少一些金錢也沒有所謂,最緊要開心。
加上近十年香港的經濟和文化變化,令他們重新注意香港的舊有輕工業和傳統設計文化。我作為設計師和老師,其實很高興看見他們不只為金錢,努力地重現香港以前擁有的文化特產。這幾年來,出現了很多年青人開創的陶瓷工作室、木工傢俬製作、花藝店、銅器製作等等。這些是我們八十後沒有膽識去創立的事業,多得年青一輩,香港的傳統創意工業才能重新發展。我很幸運公司有幾個肯學肯做的九十後,他們靈活變通,學習速度之快是我無法想像的。
所謂時勢做英雄,其實每個時勢都有當時的壓力和優勢,能夠把握與否就決定你是否這一代的英雄。作為前輩的我們,與其埋怨下一代不夠勤力,是否應該為他們分析一下時勢,令他們成為他們那一代的英雄?在這裏,我祝這位編輯前程錦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