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3/02/2016

各人應當自己救自己

   今天介紹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段話: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各人應當救出自己。」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生於1866年,死於1944年。

 

  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音樂評論家,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寫過三部他心目中「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年),《米開朗琪羅傳》(1906年),《托爾斯泰傳》(1911年)。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就是以貝多芬作為小說主人公的原型創作的。

 

  年輕人常常會崇拜一些學者、作家、名人,或尊他們為青年導師。而一些社會名人又常常對青年人指手劃腳,教青年人這樣那樣,走這條路那條路。上引羅曼‧羅蘭這段話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每一個人的困境都要自己去救。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救你。青年人崇拜的偶像、名人,即使他們是真心為青年人著想,他們的經驗也只能為青年人提供一些心得或方向,不能代替青年人自己走路。

 

  魯迅在九十年前就寫過《導師》一文,說「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三十)『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態可掬了,圓穩而已,自己卻誤以為識路。……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著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問甚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甚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

 

  每一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相信年輕人,他們會為自己設想。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