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0
為甚麼要送子女上學堂?
為甚麼要把子女送上學堂?是否是機械式的羊群心態?是否把子女託管於他人手中,自己便擁有更多時間去賺錢或去消遣?是否因政府實施了免費教育而不要那樣「蝕底」?是否因為怕不依從政府政策而被禁錮在牢房?是否希望子女有學識,將來得份好工作,達到知識改變貧窮的命運?是否強調子女要讀好書,他日做個孝順子女?這已成了一個錯覺,子女的書是為父母而讀的。
若家長自己也弄不清楚子女求學的原因,這就好像缺乏了終極目標,哪還能說得上甚麼培訓路線圖?又怎能衡量對子女的培育是否成功呢?
身為父母,你有沒有與孩子討論過,為甚麼要送他們上學去?家長們不妨與子女玩一個遊戲:將雙手環繞在他們的頭頂,說要拿走他們已學到的中文課文、英文生字或歌詞等等。
結果是怎樣呢?他們當然會很高興地說,知識是拿不走的。此時再告訴子女上課所學的知識,是深深埋藏在體內的寶庫,無論甚麼人、在甚麼時候都不能把它偷走和奪去。
父母送子女接受教育,只是希望給子女一個永不為他人所能掠取的無價寶藏。有了它,子女便能認明環境,凡事皆能好好判斷,自己有能力去計劃及安排細節,把事情處理得較妥善,讓生活過得美好,不須依靠別人生存,做個真真正正的快樂自由人。
所以,要告訴子女書是為自己讀的。
那麼,求學應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呢?
為父母者不妨仿效武俠小說中的大俠,兩臂伸展直抵子女的背部,嘗試把畢生所學的知識,毫不吝嗇的傳送給他們,省卻他們學習的時間,以省力的方式增強他們的學識功力。
結果又是怎樣呢?當然他們會很懊惱地說,一個新的英文字或任何一個數字的乘數表也拿捏不到。
這時父母便應給他們解釋,讀書有如吃飯。肚子餓了,父母能否代他們吃呢?答案很明顯是不能的,他必須親自吃東西,才能解決腹飢的痛苦。求學又如人有三急,別人能否代他如厠,去解決他的煩惱呢?
父母應善用生活實例,令他們明白,即使父母把他們的課程讀得滾瓜爛熟,也沒有甚麼捷徑可傳給他們,他們絲毫不能得益,這也說明書是要自己讀的。
明白了知識是偷不到、毀不爛的寶藏、書是為自己而讀,也要自己去讀的大前題下,父母便要有系統、有科學方法地使子女愉快地學習,鞏固根基。
父母不時要設計情景,使他們能學以致用,體驗有學養的寶貴,讓他們真正明白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在父母的悉心指導下,讓子女處理自己的事情。要他們在學習上,以至在日常生活上,感受到光榮,他們必會樂於接受挑戰,在他們能力內做到最好。
作者:李微微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