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3-10

破窗理論(上)

  朋友最近很煩惱,皆因女兒與一個極度悲觀的女同學很要好。

 

  她見女兒的情緒也給影響了。

 

  「那個女同學的父母只顧做生意,沒時間照顧她和弟弟。每晚吃飯時,都只是她和弟弟兩個人吃。她的父母給她許多零用錢,以為這樣便滿足了子女。」朋友說。

 

  她又發現女兒和這個女同學煲電話粥,而且是夜半三更。她和女兒很要好,聽女兒說這個女同學曾經想過自殺。

 

  為甚麼要自殺?

 

  不為甚麼,就是不知人生有何意義。

 

  她看事物很負面,沒有人是值得交的朋友,沒有事是值得去做的,甚至連吃食物也看不出有甚麼意義。她讀的課外書和看的漫畫,不是充滿厭世主義,便是暴力和色情。

 

  朋友女兒先是出於關懷,才和這個沒有甚麼朋友的女同學聊天。可是,這個女同學把她當成「知己」,而且對她和其他同學相處時表現生氣。

 

  當朋友一方面鼓勵女兒要多關懷朋友,卻又不認同她朋友的行為時,應該怎樣處理呢?

 

  不處理是不行的,因為有「破窗理論」的啟示。

 

  美國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偷車實驗」,他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在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和一個貧民區裏。

 

  結果發現停在貧民區的汽車很快便給偷了,停在中產階級社區的則完好無缺。不過,當他把這輛車的一塊玻璃打爛後,不到幾小時,車不見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