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4-20

離地之談

  上星期看到報章,一間中學的學生在街上進行模擬露宿體驗的時候,突然被一位怒氣沖沖的女士質問在場的老師,指摘老師為人師表,竟然不是鼓勵學生向上流,出人頭地,而是教學生做「乞兒」。

 

  老師表示,活動是得到校方及學生家長的認可,更何況過往亦有不同院校的學生舉辦過這些活動,目的只是關懷貧窮的弱勢社群。

 

  無論擔任任何一個崗位,就算是職級高的人,都應該了解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的生活,體驗他們的苦況,才能夠體恤及包容他人,才能夠建立起對社會的愛及共同感。

 

  有些父母很喜歡帶小朋友到不同的地方做義工,例如探訪患病兒童,或探望基層的小朋友,希望讓小朋友從小就學懂感恩及珍惜,分享自己的快樂。

 

  自己曾經到過尼泊爾的垃圾山,看到小朋友赤腳在垃圾山中找食物,這個體驗令我畢生難忘。有些事情如果只以口講,但沒有親身體驗的話,就永遠都是離地之談。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更多維基解碼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