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2-11

本土意識與分離情緒

  有人說「本土主義」(localism)與「分離主義」(separatism)是近年冒起的新政治思想,勢將主導特區日後之政制發展。我認為雖然兩者之源頭皆可追溯至白皮書前後,但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先說「本土主義」。首先必須正名立論,特區所謂之「本土主義」其實不外是本土意識抬頭。因為除了陳雲的《城邦論》曾提出過一套比較完整的政治論述外,一般泛民政黨,以致年輕人所談的,均只可算是一種本土意識,而非一種完整的政治主張或理念。便是年青人真的有「本土主義」之傾向,其本身亦不算是一大問題。事實是,絕大多數國家或獨立行政地域之從政者,皆以倡議本土利益為前提,藉以贏取群眾支持。美國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貝朗德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本土主義」是政治光譜中常見的元素,只要不造成排斥外族,便是「本土主義」本身也不會對特區構成重大傷害。

 

  相對而言,「分離主義」在任何國家均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政治思想。但今天在特區我們暫時見到的,只可說是一種分離情緒,而非一股已成形的政治思想。當然,若處理不當,不容排除這種群眾情緒假以時日可能會轉化為一股政治訴求,成為「分離主義」之基礎。

 

  特區之分離情緒始於政制失衡;由白皮書到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以致李波事件,均逐漸催生這種不滿情緒。大致而言,導致時下年青人產生分離情緒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大致上可略分為三:

 

  一、對現狀不滿:回歸以來,三任特首一任不如一任,管治素質每況愈下。加上曾蔭權年代忽視房屋政策,經濟不前,年輕人生活不穩,自然產生一種對抗心態。特區政府只懂取悅商界,長年累月漠視這問題令對抗情緒更形加深。要處理這問題,必須循提升管治素質、改善經濟和居住環境著手,才有望化淡這股對抗情緒。

 

  二、對削弱核心價值之恐懼:這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年輕人比較崇尚理想和關注未來。當他們感覺到其價值觀被挑戰,甚或被削弱,便會產生一種尋求逃避或離開的想法。李波事件發生後,很多年輕人、專業人士和中產人士重新考慮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 Passport) 便是最好的例証。英國海外護照不能令他們到海外定居,但拿著這護照,反而令他們有一種安全感和解脫感。雖然這些人不要求獨立,但離心早種,不好好照顧這情緒的話,對落實「一國兩制」、融合中港兩地將會是一極大阻力。

 

  三、對抗性政治之結果:假若有適當的柔緩政策安撫以上所說的兩種不安現狀之情緒,問題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變得這麼尖銳。但可惜自回歸以來,北京和特區政府對任何政治問題均偏好採取於一種強硬對立態度,加上特區之中聯辦更從來與泛民主派沒任何形式之交往,引致對立情緒日益加深。這種強硬對立政策,迫使支持民主黨派的年輕人和專業人士意識到政治矛盾無法化解,加上以上所說之不安情緒和對核心價值日漸被挑戰和削弱之恐懼,迫使他們產生一種分離思想的傾向。

 

  雖然說特區沒有「本土主義」或「分離主義」,但不要忘記法國大革命也只是由一群婦女在市集中發起,更何況特區之年輕人乃社稷未來的棟梁,不好好處理他們的離心,實是對特區長治久安一大隱憂。要改變現今極為惡劣之形勢,走出困局,必須針對以上所列出的問題,對症下藥。

 

  但望一七年特首選舉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煮酒論政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