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FOCUS】救市首提「投資者為本」,打造中國式Mag X
炒樓看Location(地段),炒股看Catalyst(催化劑)--當局一連四日組合拳穩市場、穩信心,帶動恒指、滬深300指數短短兩個半交易日暴力反彈7.7%、3.1%。港股、A股信心崩盤之際獲力挽狂瀾,而「以投資者為本」提法首次出現,暗示當局有意打造如標指七巨頭般的中國式「Magnificent X」,並以此保障政府財政、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多部門連環出招,央媽定基調
萬眾期盼的救市「大招」終於降臨。周一(22日),總理李強要求「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周二(23日),外電小作文放風2萬億元平準基金;周三(24日),先有國資委預告擬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後有人行直播超預期降準50點子。
今明兩日,還將有金監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分別就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商務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等出招。
如果說歷次降準的利多效應飄忽不定,去年中的「活躍資本市場」組合拳亦難改A股拾級而下走勢,那麼今次被稱作「大膽」的多部門動作,何解意義與過去不同?其中最可圈可點的,即是央媽首提「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價值關乎國資、居民
就在剛過去的2023年,A股IPO領跑全球,全年313隻新股總計融資3564億元,上市公司再融資更逾7632億元;2022年,IPO及再融資額更分別高達5868億元、1.09萬億。然而,此巨大的「資金池」對散戶、基民來說卻是滑鐵盧,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去年、前年慘見-9%、-19%,僅公募基金虧損兩年就料超過1.7萬億。
今次監管層明言「投資者為本」其實早有端倪。去年12月,中證監發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明確提升投資人報酬水平;新年伊始,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優化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國有股收益上交機制。
而去年底疑遭禁言的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前院長劉紀鵬就曾公開指,「中國的發展必須依靠兩鏈並起,一條鏈是高科技代表的產業鏈;另一條鏈是資本市場代表的價值鏈」,「中國要在國際上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
土地財政式微,寄望股權分紅
眾所周知,國營資本經營預算為內地公共財政的「四本帳」之一,而央企、國企的「投資者」,除了散戶、機構,正正是各級政府、事業單位自己。面對土地財政大勢已去,提升央企、國企為首的資產規模、盈利效率,進而以股權分紅等收益保障政府財政,愈顯當務之急。
此亦跟國資委預告擬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以及央媽將設立信貸市場司,預告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異曲同工。
鑑於此,未來一年「寬鬆貨幣+積極財政」的政策基調下,資本市場最受惠的當是有政策風向背書的標的,強現金、高分紅的中字頭、國字頭、「五大文章」龍頭股,望問鼎中國版的「Magnificent X」。至於房地產、地方債會否同樣獲資金背書?潘行長一句「保持貨幣幣值穩定」,或同顯端倪。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