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1-26

預算案開支應如何取捨?

  有傳聞說今年政府財政盈餘估計有千多億元。就算此事屬實,也不值得我們驚訝。政府的收入中有些部分可以較準確的預測,例如薪俸稅與利得稅,但有些部分卻是極難捉摸,股市及樓市的印花稅便是,今年錄得的超預期盈餘主要應是來自這些印花稅。

 

  既有巨額盈餘,香港的財政環境是不是一片大好?2014年初政府公布了一份我有份參與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當中指出再過8、9年左右,香港便會因人口老化而支出增加,納稅人口比例減少而出現財赤。我當時一再指出希望這是「自我擊敗的預言」,因為政府若知道問題之所在,及早適當應對可推遲財赤的出現時間。

 

印花稅收入增非計劃之內

 

  我們可先對比一下今天和2014年初政府的財政狀況。金管局的最新統計是2017年11月的數字,政府共有1.026萬億的財政儲備及0.699萬億基金結餘,兩者合共的1.725萬億是政府可合法使用的資源。2014年1月,亦即上述「報告」出爐前,財政儲備加上基金結餘則共有1.436萬億。從此可見,近4年來,政府可控制的財政資源共增加了2,890億元,不可謂不多,應有助於紓緩將來赤字帶來的痛苦。

 

  不過,我們若細看這些數字,當知股市或樓市帶來的額外收益並不可恃。從另一角度看,這些收入,尤其是樓市的部分,是在政府計劃之外的,印花稅的目的並不完全在增加收入,而在干預市場(雖然並不成功),把這些暫時性的收入還富於民,也完全說得通。

 

  究竟今年政府的財政開支應根據甚麼原則?如上所述,對於部分的不可持續的額外收入,政府可考慮非經常性的派錢或減差餉、減免電費等還富於民的政策,只要金額審慎計算,它們不會影響財政收支的穩定性。

 

  港人時有詬病派錢沒有針對性,對搞好香港經濟無甚幫助。我不完全同意這看法,錢在市民手上往往比在政府手上更能有效運用。至於政府可否作一些長期性的投資?我一向認為這樣做並無不妥,前提是其預期效益要大於成本,亦即應該有不錯的回報率。

 

  長遠投資被提得較多的有幾項。第一是基建。香港缺乏可建房的土地,致使樓價高企,造成社會深層次矛盾。修橋築路填海有助造地,以香港的樓市狀況而言,應有不錯的社會回報。

 

研究創新科技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方向。

 

  第二是投資科研。現今是創新科技帶領世界的天下,在科技上有作為是任何發達社會都應做的事。香港各大學的基礎研究不少已做得不錯,有國際水平。在發展產品的研究方面,政府根本跟不上市場步伐,與其政府自己插手,不如讓企業界自己投資。剩下的是應用科技的研究,這點大學也有能力做得好,而且其成果較基礎研究能更快轉化成生產力,政府多撥款作點投資應該有益有建設性。

 

長期投資須選高回報項目

 

  第三項是醫療。多建醫院有好處,但醫療界保護主義嚴重,人手不足,有床位沒有醫生也是枉然。與其現在用錢,還不如先促使醫療界放棄保護主義才再撥款。

 

  第四項是教育。多投資在教育本來是理所當然對社會有好處的政策,但我們應謹記,搞教育也是「錢不是萬能,但無錢則萬萬不能」。

 

  從香港各級學校出產的「成品」來看,雖然也有不少學生勤奮向學,成績很好,但我們卻不能如鴕鳥般對一些誤入歧途,只樂於搞政治對學術絕無興趣的「次貨」視而不見。政府撥款時應提供誘因,獎勵學術上有進步的學校,懲罰不務正業的學校。不端正學風,容忍胡搞的學生,多撥資源也只會如泥牛入海,浪費了納稅人的金錢與苦心。

 

  (編按︰雷鼎鳴先生的《雷鳴天下》專欄於2月暫別讀者,3月2日再與大家見面,敬希垂注。)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財政預算案 #科研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