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台灣22縣市選舉的前因後果
上周末的兩個選舉,都被人形容為變了天。香港九西的立法會議員補選再一次推翻了建制派不能在單議席直選中得勝的論斷。台灣的縣市選舉更具戲劇性,2014年民進黨在6都16縣中搶得了4都9縣,國民黨則只得1都5縣,其餘為無黨派人所得,但到了今次選舉,民進黨被殺至只剩下2都4縣,國民黨則奪得了3都12縣。
國民黨有此成績,最大的功臣卻是一位曾退出政壇16年、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當總經理但又被上了台的民進黨弄至失業的韓國瑜。此君被形容為一人救了全黨,他在深綠大本營高雄市的對手民進黨的陳其邁,卻是需要全黨救他一人也救不了。為何出現此局面?將來香港會否也出現相近情況?當中情由極有啟發性,值得港人注意。
民進黨輕敵 痛失票倉高雄
我不是台灣專家,但自讀大學起,卻一直有些台灣社會運動的重要人物為朋友,從他們處我學懂不少台灣的歷史、社會、政經。當蔡英文仍是陸委會主委時,我被邀當上了陸委會的諮詢委員,在兩年間每個月都要飛到台北開會,事前事後都要讀一大堆官方文件,所以我對台灣總有些斷斷續續的認識;近年有朋友在港退休後到台教書,卻又傳來大量台灣的政經新聞,這倒是替我惡補了不少近況。今次對選舉前因後果最全面的評論,我認為是內地評論人姚堯(著有《姚堯精讀資治通鑒》系列)的長文(在網上容易找到),其論點精準深刻,不可不讀。
本來蔡英文上台後民望急跌,台灣最大的黨變成是「討厭民進黨」,今次選舉一早已可預知民進黨會輸,但國民黨擅長內鬥,本身已老化,又缺乏能攻城掠地的戰將,幾乎已走上窮途末路,誰會預測到民進黨會敗得連褲子也輸掉,其最大的票倉高雄本來是其大後方,卻被人一攻而下。在選戰過程中,民進黨先是不把韓國瑜當一回事,但後來發覺形勢不妙,把其他縣市的競選資源都調到高雄,以圖保住陳其邁,但這樣一來,在其他選區,民進黨便顯得後防空虛,有實力贏的也輸掉。反觀韓國瑜,卻成功掀起「韓流」,可以常跑到別的選區支援其黨友。這「韓流」是怎麼弄出來的?
韓國瑜曾當過國民黨的立法委員,但16年前被馬英九排擠,基本上離開了政壇,成為國民黨的棄卒。2012年至2017年當上了北農總經理,銷售蔬菜水果。蔡英文上台後,所採的策略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不但凍結其黨產,使其連薪水也發不出,更重要的是,把社會中的各種肥缺都搶到手中,以作酬謝自己的支持者。韓國瑜的職位本不算高,但民進黨卻大小通吃,不理能力,硬是把在北農管理得很好、極受員工擁護而且清廉的韓國瑜炒掉,換上一個庸才吳音寧,致使北農業績連連倒退。民進黨又派人去查韓國瑜,看看其有無貪污的把柄,怎料那位調查員竟發現,從未見過像韓一樣乾淨的人。吳音寧的不濟,及這位民進黨調查員的公開挺韓,使到民進黨無從招架,但蔡英文卻不懂與吳音寧切割,甚至下令全黨為吳辯護,當台灣蔬果價格崩盤時,強撐吳的民進黨便惹火燒身了。
韓國瑜策略 有毛澤東影子
若要將深綠陣營的高雄變藍,光是靠民進黨的錯誤也不夠,韓國瑜的政經理念不可或缺。姚堯研究過韓的策略後,深信韓一定精讀過毛澤東的文章,且深受其影響。這點有可能,我年輕時在芝大上課也要讀《毛選》,知他確是不世出的軍事與策略天才。韓走群眾路綫,且其策略依稀可見毛的辯證法思維。他有幾個口號影響很大,首先他不怕別人罵他,主打高雄「又老又窮」,因而需要改造。因為他所說的都符合事實,民進黨說他抹黑高雄,這策略也失了效,反而高雄人從這口號中看到希望。他另一口號是「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又說高雄以後要「經濟100分,政治0分,全力衝經濟」。
這些口號極有針對性,高雄的東西賣到哪裏?只能是大陸,也只有這樣,高雄才可能發大財。政治0分更是與民進黨事事政治化、忙於鬥爭、力圖破壞與大陸的關係對著幹。很多台灣人早已厭倦民進黨對大陸的政策,對其爭權奪利、用人唯親的土匪作風亦十分抗拒,韓國瑜的政綱便有如一道清泉,韓未來在台將扮演關鍵角色。
回到香港,李卓人說是輸給了港人的心淡,但泛民難道不應反省為何有人會心淡?民進黨是前車之鑑。
轉載自: 晴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