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05-10

獅城模式 增醫生最好方法

  醫委會終於僅以一票之差勉強通過鄧惠瓊教授提出的方案,以後海外醫生若要來港行醫,要在醫管局的醫院、衞生署或大學醫學院工作3年,又通過考試才可以。這方案比過去一些歧視性很強且保護主義色彩更濃的方案是一種進步,但保護主義的思維仍在。眾所周知,這個專業考試被弄得極為困難,及格率奇低,就算是香港或海外的名醫都毫無把握考得過,這樣如何能吸引到人才?香港需要的是一種能保護病人健康及選擇權的一種制度,而不是千方百計防範人才來港服務的制度。

 

本港醫療人手短缺是不爭事實,單靠培訓難追上需求。

 

  醫學會保護主義形象突出,不值得訝異,全世界醫學組織多多少少都有此通病,但為了社會總體利益,市民不會希望他們太過分。不過,有一點我倒是同意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所言,他相信香港能吸引到的海外名醫,頂多是屈指可數。我過去長期參與過招聘海外一流學者到港工作,這是極艱巨的任務,每一個成功個案背後都包含著無數的心力。醫生與學者不盡相同,若是名醫,一定也有相當的社會地位與收入,別人也想留著他們,沒有足夠的條件,怎能打動他們?

 

  香港醫學界卻反其道而行,處處設限,擺出一副我不想你來的架勢,名醫怎會不拂袖而去?殖民地時期,外國人來港可享有海外僱員條件,待遇特別豐厚,這帶有歧視港人成分,並不公平,但現在矯枉過正,歧視外地資歷,同樣不公。

 

培訓人才成本高 短期難紓壓

 

  這種態勢對港十分不利。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中,只有1.93名醫生,遠低於歐美國家與新加坡。反對引入外地醫生的人,只肯承認醫管局管理不當才致公家醫院逼爆,但對是否醫生短缺卻顧左右而言他。公家醫院醫生不足,已是不證自明的事實,但私家醫生是否足夠?從經濟觀點看來,醫療服務的供求有市場價格的調節,若是需求大於供應,價格會上升,短缺自動消失。

 

  但價格上升的方式,卻不只限於多收醫生費,而在於縮短見醫生的時間。時間愈短,等於醫生每分鐘的收費愈高。據好友芝大醫學博士並在港大醫學院執過教鞭的肺科名醫陳真光總結港美兩地的經驗所言,香港醫生看一病人的時間不及美國的三分一,此點與我的觀察相符,由此可知,香港的醫生費並不便宜。多些醫生來港工作,醫生才可有更多的時間照顧病人。

 

  我深信若不增加醫生數量,香港的醫療體制只會每隔一段時間便陷入困境。香港人口未來20、30年會繼續迅速老化,危機出現的頻率只會愈來愈高。自己多訓練醫生是一種方法,但訓練醫生需時甚久,且價格昂貴。多貴?大學訓練醫科生的單位成本是訓練其他學生的3、4倍!

 

  日前看新聞時得悉,港大醫學院打算每年多取錄數十名醫科生,需要擴建醫學大樓,經費竟要100億元。我一向支持投資教育,但這100億元的擴建費卻也確實反映醫療教育的昂貴。作為比較,科大早期建設時,整個校園的總建築費才是35億元,已被政客認為是超支。

 

世界頂尖醫院多 莫故步自封

 

  培養醫生既慢又貴,輔助性的解決之道自然是輸入人才。港人子弟有不少在外國醫學院就讀,別人替你出錢培養,你還阻止他們回來,其蝕底之處,已到天誅地滅的境界。明乎此,新加坡的做法比香港剛通過的方案依然優勝得多。新加坡在世界各頂尖醫學院中選出百餘所,只要是這些醫學院畢業的,其學歷與新加坡本身的醫學院被相同看待。這既能保證醫生質量,又符合香港開放社會的特性,香港的兩所醫學院雖然質量不錯,但總不能自欺欺人以為世上沒有更先進的醫學院吧。

 

  香港本是人傑地靈的大都會,而且港人壽命幾可冠絕全球,可見其醫療體系有一定的優點。

 

  有此生招牌,香港本可成為亞太區的一個重要的醫療中心,輸出醫療服務,外地的有財之士豈不蜂擁而來看病?現在當然是不行的,基本的醫療服務尚未有足夠人手應付,更何論搞甚麼醫療中心、醫療港?不過,若氣魄夠大,大幅吸納外地人才,這倒並非不可為,香港的醫生根本不用擔心病人不足、收入減少。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醫生 #醫護人員 #新加坡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