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5-04

區議會改革,回歸行政主導

  區議會改革方案公布,在470議席中,大減直選議席,8成議席由委任及地區委員會界別(即間選)產生,參加直選者更需要向「三會」,即政府委任三個地區委員會委員(即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及分區委員會)取得各3張提名票,區議會主席改由民政專員擔任。

 

  政界中人認為,民主派參選區議會前路難行。對不起,方案就是不再讓民主派有機會翻身;何況區議會從來是民主派參選立法會的樁腳,現在是把他們參政的路連根拔起,最重要的是重回行政主導的正軌。

 


(istock)

 

  先看看區議會的歷史緣由。1979年,時任港督麥理浩往北京試探中國對1997年後香港的立場,當時鄧小平已經明確指出,中國必定於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叫香港投資者放心。

 

  但麥理浩回港後,只講了「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一句。之後英國亦匆忙修改國籍法,取消港人的英國居留權;與此同時,不少英資財團正暗地裏計劃撤出香港。

 

  此外,英國人又在80年代初,趁中英兩國政府仍未就香港前途問題開始談判前,偷步推行代議政制(即《代議政制綠皮書》)試驗。當時負責官員正是葉劉淑儀,試驗地點在觀塘鷄寮(即今日翠屏),民政處當年負責搞選民登記,上樓逐家逐戶拍門。

 

  以區議會偷步,又在1985年於立法局引入間接選舉,打破了立法局非官守議員過往全部被港督委任的慣例。那次選舉是按1984年11月港府發表《代議政制白皮書》的建議推行。

 

  中方一直認為這種突然加速香港民主化進程的所謂「還政於民」措施,實際上是英國的一項陰謀;就是想趕在1997前大改香港的政治體制,培植親英港人治港,搞所謂「回歸前13年大變,回歸後50年不變」的把戲。

 

  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首次在港舉行記者會,指責港府加快所謂民主步伐,說「關鍵是按中英聯合聲明辦事。⋯⋯現在我們看到有些人,不按本子辦事的趨勢。」

 

  他這番激烈的批評,立即引起社會矚目,有關過渡期香港政制發展應否與基本法銜接的爭論,達到沸點,稱之為「本子風波」。後來英方表示願意接受銜接的原則,風波才告平息。之後基本法草擬過程中,雙方雖然有多次爭論,但基本上走上了合作階段。

 

  但自從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英國等西方國家一直期望中國可能步蘇聯後塵而解體。先至派遣政黨人士彭定康來港就任末代港督,跟之前所有港督均外交官出身不同;繼而利用中英談判的灰色地帶,在1995年立法會選舉中全面引入選舉成份,希望1997年延續英國人利益之餘,埋下破壞香港特區的炸彈。

 

  他又開創先河,於發表施政報告後,接受市民面對面質詢,這變成一直以來的慣例。目的就是淡化香港長久以來行政主導的做法,製造「還政於民」形象。

 

  彭定康政客出身,工作就是要改變香港的政治氣氛。他把外國選舉的一套放在香港,請來專人,安排他去吃蛋撻、抱小朋友,為他拉高民望。他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不理中方反對,加快香港政制的民主化步伐,讓區議會立法會變得政治化,引起之後數年中英兩國不斷爭拗。

 

  彭定康把自己塑造成民主鬥士,亦在背後給予民主派支持,讓民主派得以壯大;並且支持黎智英創辦《蘋果日報》,推動民主抗共聲音成為主流。當時港澳辦主任魯平在1993年曾公開罵他,是香港歷史上的「千古罪人」。

 

  凡此種種,回顧過去,更可印證回歸之來26年,香港的風風雨雨,就是由區議會開始。今日撥亂反正,重點是拾回行政主導,像特首李家超說新區議會就是防止再有區議員「攬著市民跳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政是有心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區議會 #麥理浩 #民主 #彭定康 #行政主導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