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08-02

有關台灣的認知差異與輿論操控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一事又一次令台灣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是中美兩國政經關係持續惡化的後果,也與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認知及定位存在重要差異有關。這種差異隨著雙方共同利益的增減和力量對比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也為雙方操控輿論、挑動民意創造了條件。這種差異的發展逐漸變為彼此間的敵意,引發衝突甚至對抗。

 

(iStock)

 

  北京的立場是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外國無權干預,中國人認為對此不需要討論。日前習近平主席在與拜登總統通話時強調,「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很多人並不這樣認為,連美國政府對此也言行不一。1979年中美建交時,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承諾只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然而美國此後一直向台灣出售武器,這毫無疑問是在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但美方憑藉一套說辭,加上北京沒辦法加以阻止,才使得對台售武成了美台關係的「正常狀態」,而中國的反應則被標籤為「衝動」、「過激」,實在是顛倒黑白。

 

所謂的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美國對台售武的理由是「維持兩岸軍事力量的平衡,防止一方以武力改變現狀」,「維護亞太地區穩定」、「維護海上通行自由」,但其真正目的在於維持台海兩岸分裂的狀態,阻止北京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同時,華盛頓也不希望台北的「蠢招」為北京創造「武統」的條件,所以2003年在陳水扁當局欲藉公投制憲搞實質性台獨時,美國迅速出手阻止。當年12月9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到訪白宮,小布殊總統就台灣領導人的相關言行表示,對於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動,美國都反對。我當時在現場採訪,小布殊直截了當的言辭令在場記者多少有點意外,因為美國總統以往對台灣領導人還是比較客氣的,很少直接打臉。走出橢圓形辦公室,有台灣駐美記者說,陳水扁是自取其辱。

 

  2016年1月民進黨在台灣大選中獲勝,5月20日上台的蔡英文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這造成兩岸關係急劇轉冷。北京因此調整立場,突出強調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下去,並且用軍演等手段顯示反台獨的決心。明明是蔡英文當局搞「隱性台獨」造成台海關係緊張,令此前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不復存在,但華盛頓卻不認為這是「單方面改變現狀」。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從提供武器裝備延伸至變相外交承認。2020年國務卿蓬佩奧領導的美國國務院允許駐外使節與台灣外交官正式接觸,美國還派遣多位部長級官員去台灣訪問,並全力推動台灣進入聯合國屬下的國際組織。

 

  這類做法嚴重違反了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方面做出的承諾,北京為展示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部署解放軍戰機對台灣進行繞島飛行,華盛頓繼而指責北京對台發出軍事威脅,「試圖用武力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於是「理直氣壯地」向台灣出售更多先進武器,導致台海局勢進一步惡化,形成又一波惡性循環。

 

構建本末倒置的理論根據

 

  儘管美國近兩屆政府不斷掏空「一個中國政策」的內涵,與台灣搞實質性接觸並用「切香腸」的方式推動「漸進式台獨」,但美國官員和西方傳媒卻構建了一套本末倒置的說辭,將兩岸關係出現緊張的責任推給中國。每當中國官方重申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但不放棄使用武力這一基本原則時,西方媒體便會重點強調「中國從未放棄對台動武」,加深西方民眾對中國的反感。拜登本人及美國高官多次出訪歐洲、日本、澳洲,用「南海航行受到中國威脅」、「中國計劃武力攻打台灣」等無中生有的理由拉盟友介入南海事務,將「台灣問題國際化」進一步升溫,鼓動西方國家擴大與台灣的外交往來。在俄烏戰事爆發之後,有西方媒體更指中國可能效仿俄羅斯,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而一旦佔領台灣,中國可以切斷歐美的芯片供應(因為台機電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對歐美各國造成經濟打擊,籍此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詆毀中國的國際形象。

 

  由於美國一直向台灣出售武器,現在似乎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國際上已沒有太多人重視這件事。當中國大陸對美國新的售武方案做出反應時,美國官員又引導媒體批評北京「小題大做」,利用在國際輿論場上的話語權不斷妖魔化中國。

 

長期灌輸影響民眾認知

 

  在台灣問題上西方政客與媒體長期向民眾推銷一種黑白兩分的說辭,即中國大陸專制霸道、好戰易怒,台灣民主自由、和平理性,完全不理台灣領導人近年搞「隱性台獨」的事實。這樣的灌輸影響了民眾的認知,強化了所謂台灣是「弱者」的形象,在國際上為台灣爭取到「同情分」。

 

  要扭轉這一局面,北京需要協調相關政策,不能只在軍事上展現硬實力,而應同時在其他領域開展工作,包括利用各種外交舞台透過西方傳媒和社交媒體講清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讓西方民眾有比較客觀、比較全面的認知,否則難以改變西方民眾「反華親台」的偏向,也難以避免在危機爆發時出現不利於中國的輿論環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

更多威少看世界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國博弈 #中美關係 #台灣 #佩洛西 #兩岸關係 #輿論 #單方面改變現狀 #對台售武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