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新冷戰下東帝汶的中國緣
三十年前的11月,一個位處於南太平洋邊陲、在印尼峇里島與澳洲北部之間的東帝汶,上演了一場發生在首都帝力聖克魯斯(SantaCruz)的大屠殺,事緣於一批東帝汶人抗議印尼的佔領統治,遊行至聖克魯斯墓地時,遭印尼軍方射殺。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屠殺事件,但聖克魯斯大屠殺卻最終導致聯合國介入,而印尼政府不得不同意在1999年讓東帝汶人以公投解決和印尼的關係,結果大部分人主張獨立。
相信沒多少國際媒體關注今年本月是聖克魯斯大屠殺三十周年,但這三十周年一再提醒世人上世紀冷戰帶來的悲劇。1975年下旬,當葡萄牙不負責任地放棄東帝汶這個殖民地時,獨立運動的左派組織獨立革命陣線即宣布東帝汶獨立,並組織臨時政府,追隨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國藍圖,實施人民公社和土地改革,這一切立刻引起美國的反共情緒,恐東帝汶成為亞洲的古巴,以及亞洲共產黨的支持基地。
1975年底,美國當時的總統福特和國務卿基辛格到雅加達會見印尼前任總統蘇哈托,解封檔案揭露了美國在該次會議大力鼓勵印尼入侵東帝汶,第二天印尼即揮軍攻打這個弱勢的地方,美國和澳洲向印尼提供大量的軍火。
百轉千回將近半個世紀,當年美國唯恐東帝汶靠近中國,諷刺的是,如今東帝汶竟然已在「一帶一路」的沿線上,並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甚至出現新冷戰憂慮時,東帝汶卻和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這個在帝汶海擁有豐富石油與天然氣的小國,原來在02年建國後不久,中國即在該地進行投資大計,而中國人也聞風而來,我在前年再度採訪東帝汶時,看到首都處處都可看見華人店鋪,從餐館到超市、雜貨店、水泥五金,甚至中醫診所亦不缺。當走到市集,更驚訝於小販售賣各種各樣源自中國的蔬菜,種子便是中國人引入。
(iStock)
帝力市內有一條大道,以前兩旁因種滿香蕉樹而叫香蕉大道、現在因華人店舖林立,東帝汶政府為了感謝華人對當地民生經濟貢獻,把大道改名「中國大道」。
由於東帝汶經濟薄弱,加上99年至02年間由聯合國托管,以美元作流通貨幣,因此建國後繼續使用美元,小國寡民竟就這樣成為美元區。正由於此,內地勞務公司便以此為賣點,向中國農村老百姓推銷,主要是福建,他們相告親戚朋友,前來東帝汶開墾這塊戰後百廢待興的處女地。
一位來自福建的陳太太,在帝力開設小餐館,一談到05年初來此地時的境況,大呼慘情。她說,這小國可謂是一窮二白,缺電又缺潔淨水,連房子也非常簡陋。只因這裏是美元區,才使華人對在當地做生意存一線希望。
東帝汶華商會主席陳振光在接受訪問時說:「東帝汶建國頭數年,甚麼都沒有,主要靠鄰國澳洲的物資支援,即使至今仍沒有製造業,全靠入口,美元計算,百物騰貴,一對澳洲製造拖鞋也要二十美元,本地人根本買不起。後來華人帶來廉價日用品,才解決基本民生用品所需,而本地人亦慢慢接受華人的存在。」
現在,東帝汶不僅樂於和華人相處,中國春節更在18年正式成為東帝汶官方假期。我問當地華人會否給人一個中國新殖民的印象,他們回說這與新殖民沾不上邊,純是兩國友好的姿態表現。論影響,澳洲與葡國的勢力在東帝汶大得多。不過,看在美國眼中,這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滋味?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