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五月花開二月寒
炒股有句Sell in May and go away,筆者認為這是炒傳統股才適用,但如是炒新科技股、市夢股,就應用上Buy in May and Sell in Feb,用中文講是:五月花開二月寒。
「五月花開二月寒」是筆者多年來的感覺。第一次有這感覺是在1994年2月,當年2月4日。英國野村的Knight發表個報告,謂恒指已見當年高位,要跌。結果是恒指由萬二點跌至翌年(1995)的7000點,為甚麼Knight咁醒?
事後孔明是,美儲局當年加息七次,共加了3.5厘。不過Knight在2月4日是不會知悉美儲局會加息加咁勁的。
回看1993年恒指的上升,或有啟示,1993年5月港交所引入期權,這是個嶄新的投資工具,港人初期唔識玩。
1993年5月朱鎔基推出宏觀調控,又是新事物,港人不理解,理論上國內經濟受調控,港股應跌。
1993年7月(定9月?記不清了),摩根士丹利重回港開辦事處,他們經常發出買買買的「研究」報告一出,有關股便升,當年便被稱為魔笛,魔笛是個西方神話,魔笛一吹,老鼠便排隊跳入水中溺死了。
當年有傳華資眾地產大戶不認同魔笛所吹高的股價,狂沽認沽證,但股價就一直升,由5月時的1993年七千多點,升至1994年2月的萬二點,傳眾地產大戶蝕到開巷,不得不投降,唔玩。
如以陰謀論計,當魚腩大戶不玩了,以前靠食魚腩以肥的黑熊只好收手,再吹高股市也無謂,再加上之後美儲局加息了,港股便跌。
這個1993/1994年的港股升跌,應是衍生工具(期權)所導致的升跌市。衍生工具最大的一個死穴是:時間。每個結算期都是個生死關口,到期到價,賺,到期不到價,蝕。第二個大死穴是:利率有變。第三個死穴是:隔離基金爆煲,累街坊。
第一和第二個死穴,是期權計價模式中所可以早考慮到的,第三個死穴是被動的,你自己謹慎,隔離不謹慎,殃及池魚,無法。一有基金爆煲,波幅一定勁升,升破一定水平,通街都會死人,這個連環倒骨牌效應就是使對沖基金有定時爆煲的可能性。
恒指不會死 個股卻未必
對沖基金靠乜生存?是靠不斷推高股價而生存,他們只要吸引資金入→推高股價→再吸引資金入→再推高股價→……。這種自我膨漲、自我推高的生存方法,可以長存嗎?當然不可以。一般言,吹也只能吹7至10個月。每日吹高股價1%,吹夠200日,股價已升兩倍,公司盈利能在一年內升兩倍嗎?不易,到交業績時,即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便要醜婦見家翁,醜樣便公告天下,想不被沽,都不能。
(iStock)
看恒指月線圖,93/94年及99/2000年是衍生工具活躍年,五月花開,二月寒,至於1997年的一次及之後的跌市則是政治年,跟衍生工具無關。
恒指是不會死的,只要有持貨能力,一定可以返家鄉,但個股如何?可以很慘,五月花開,二月寒後,大家估有沒有機會見家鄉?該股今時仍有交易,各位苦主只好有苦自己知。當日二選一,選了揸,今日苦痛有誰知?
衍生工具一跌,是無藥救的,投資者贖回,基金一定要沽貨,基金沽貨,股價又要跌,股價再跌,又有基金被贖回,到何時才止?到所有之前的投資者不再沽才可。
筆者這兩天文:
周二:《二選一》,
周三:《他朝君股》,
今日:《五月花開二月寒》,
言盡了,閣下自決。
——————————————————————————————————————————
建行目標價6.4元
昨在《午市閒談》視頻中,筆者推介了建設銀行(00939)。推介時,建行已較上日微跌,收報6.19元,跌0.3%。國有內銀股昨普遍持平或趨跌,而建行對比工商銀行(01398)跌0.4%、農業銀行(01288)跌0.97%,跌幅算最小。建行預期市盈率4.57倍,預期周息率6.64%。
建行今年首季度業績中規中矩,而包括它在內的內銀股料可受惠於兩大因素:一、去年利潤被拉低,今年第二、三季可望從低基數復甦,令盈利按年增長;二、跨境理財通。
盈利料俏 受惠「理財通」
「基數低」較大機會令盈利按年有增長,容易理解,而將推出的「跨境理財通」則會利好銀行理財資管、財富管理等相關業務,亦為內銀股價帶來憧憬。中金就指出,建行有望成為率先布局跨境理財通的內銀之一。
受時間考驗 可望反彈
建行近日走勢其實並不起眼,惟沒有跌穿約6元的支持位,仍守於線圖保力加通道的中軸,須受時間考驗,望反彈。策略上,投資者可候6.2元吸納,短期阻力在6.4元,暫可望水位不多,目標介乎6.2至6.4元;短期支持5.95元,止蝕5.9元。
匯豐證券、高盛及富瑞給予建行目標價,分別為8.80、8.35及8.14元。
——————————————————————————————————————————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