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勁過QE的MMT
今時美國「債務貨幣化」,是央行直接印鈔買國債,壓低市場利率,令到貨幣總量增加,造成通脹。長期通脹配合債務貨幣化,造成低利率,就可讓實際利率變成負數,給儲蓄存戶及國際投資者加了無形的稅,讓政府逐漸脫債。經濟學家稱之為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過去,政府的確可透過這方法降低國債。
(iStock圖片)
現代貨幣理論(MMT)中,並沒有國債。MMT認為,政治所有花的錢都是100%印出來的,只要預算好花多少,便印多少,根本就毋須發行國債。MMT認為,今時國債大部分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它只是貨幣發行和銷毁的記帳方式,以及政府調節利率的工具而已。
如要買債,MMT指他們的模式是印錢買回全部政府債券,利率是零。因為政府毋須為自己公民或債券投資者買債,也從來都不應該用「先收稅,後支出」的模式。如果入不敷支才去借。央行買債、收稅,都是銷毁貨幣,剩餘債務便變成赤字。
MMT的理論似乎更接近現實。今時美國決定預算,發行國債、花錢,然後在公開市場買回國債。因為法律規定,不准央行直接從政府處買債,所以央行只能夠在市場買回部分國債,這樣做其實是創造貨幣。現時美聯儲持有6萬多億美元國債,美政府負債近31萬億美元,約20%。換句話說,政府每花100美元,就有20美元是印出來的。
認為財赤負債捨本逐末
MMT手段是印鈔及加稅,通過花錢刺激經濟,創造福利社會:消滅貧窮,全面就業,收窄貧富差距。MMT支持者認為,財赤和負債數字的關注是捨本逐末。政府的財政預算及經濟體系可比喻為兩個「水桶」。平衡預算就是政府花多少,稅收就多少。如果政府花90元,稅收是100元,那就有盈餘,這是國(財政預算)富民(經濟體系)窮。如果政府花100元,稅收只有90元,就有10元赤字,但經濟體系卻「盈餘」10元。
MMT認為,錢應放在經濟體系,所以不必理會赤字、國債。MMT指當代社會的問題非因印錢太多或太少,而是需要令經濟體系發揮生產總值最大化。如有人失業,並不是生產總值最大化,這稱為經濟怠惰(slack)。印鈔可增加社會需求,「藏富於民」,是對社會的投資。MMT建議,政府甚至直接提供保障性的工作,達致全民就業。
MMT認為,只要貨幣總量不大於社會最大產值,就不會出現通脹。政府可以投資於科技、基建,提高生產效率,讓生產總值最大變得更大,從而令「水桶」也變得更大,便可印更多鈔票,填滿它--MMT終極目標之一是填滿「水桶」。
MMT認為,印鈔可以直接分配資源,例如支付醫療和教育的開支,花錢在窮人身上。另一方面,向富人徵稅,「劫富濟貧」,從而調節貨幣總量。MMT認為,直接印錢、花錢,比「先收稅,後花錢」的方法更直接而有效。
MMT支持者批評,政府既然可印錢買軍備,發動戰爭,又或資助其他國家,甚至建幢政府大樓,為甚麼不能印錢去解決醫療、教育等問題?他們認為,這明顯是對弱勢社群吝嗇,近乎掠奪,卻優惠有錢人。
今時QE乃通過銀行借貸系統,間接進行,最終錢還是會落在富人手上,令到資產價格上升,貧富懸殊更嚴重。因此,MMT認為,不要理會赤字,而是看經濟體系的「水桶」是否注滿,又或錢流到哪裏而保證不通脹。假如出現通脹,只要縮減開支,增加稅收,減少貨幣總量或發展經濟,讓「水桶」變大,那便可以印更多鈔票。
MMT開始受到質疑
今時西方國家的情況就像MMT理論的描述,加大開支,刺激經濟。有人就警告,這會令通脹加劇,而加息,也將帶來超級通脹,令美元喪失國際貨幣地位。不過,自2008年以來,赤字、債務日高,美聯儲負債也愈來愈多,但是美國長期處於低利率、低通脹,國債也受歡迎,並沒有債務危機,又或超級通脹出現。直至2021年,通脹猛升,MMT的理論才開始備受質疑,主流經濟學派更宣布MMT失敗。
今時各國央行通過印鈔,買更多國債,加上長期的金融抑制,讓通脹高於利率,逐漸消除部分負債。現美國或正處於大債務周期的末段,然後經濟崩潰或重啟,甚至是新世界秩序和新貨幣的建立,屆時現金及債券的持有者便將付出代價。
主流學派的支持者指出,MMT要求央行買債就像主流的債務貨幣化;刺激經濟,就如70年代凱恩斯的貨幣主義和理論。一個國家通脹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複雜的外圍因素,甚至是社會行為。當連主流學派也無法預測,若MMT卻認為,憑印鈔及收稅,便可遏通脹,就真是太天真粗疏了!況且現在哪個國家敢加稅?MMT是大政府行為,擴大政府對市場干預,遏制自由市場。MMT有此假設:政府不會作惡,全為人民。其實,這些有形的手就像共產主義中的計劃經濟、平均主義。
過程中,MMT可能是債務周期走向終結的加速器,也可能是未來新周期、新體系的基石。
上文有兩句是紅字的,留待以後分析。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