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與別不同的「通脹」
剛過去的周六與好友匯君和麥加文搞了一場youtube live,網上閒談傾偈。每人帶了一個題目出來討論,匯君所提的是「通脹」。看到這個題目,立即想到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例如通脹就是所有人面對的處境,數十年前幾萬元一整棟樓、幾蚊一碟飯,來到今天的物價如何之類。誰知聽匯君一路說,竟有不少驚喜,還要吃力地消化,他對這個題目的認識非常深入。
匯君對通脹除了認識深入之餘,還對市場資訊跟得很貼。當晚就分享了剛公布的通脹數字為6.8%,這是自1982年至今最高的。面對通脹數字接近40年最高,卻未見市場有太大反應,看似在預期之內,這現象反而令人心寒。
解釋通脹,一般會提到有關供求曲線關係之類的東西,供應方面有甚麼因素,需求方面又有甚麼因素等。這麼多年,經濟起伏,不少人對於這些供求因素都早已耳熟能詳吧。然而,近年全球疫情,產生了幾個頗有趣的通脹原因,都是過去傳統日子所沒有的。
運輸成本
其中一個是運輸成本,因為疫情令不同地區對於關口檢疫的處理產生變化,運輸工具與工人亦缺。從前很順暢的物流安排,今天變得並非必然。當物流變得不暢順,之前的貨物久久未能清關,後來貨品更加積壓,使全球運輸置於半癱瘓狀態。
(iStock)
好似英國數月前發生車用燃油短缺,一般人會理解為供不應求的問題。然而,核心問題源於欠缺貨車司機運送燃油。印象中,這情況從未如此發生過。運輸一環出事,結果會令運輸成本大大提高,造成通脹一個致命點。
零庫存制度
還有兩個通脹因素更加新穎,當晚匯君亦有提及。其中一個是"just in time inventory",中文為「及時制度」(JIT)。企業一向認為庫存是資源浪費,因此高效率的企業盡量減少庫存。最出名是豐田的商業模式,它要的零件都會存於供應商處,需要時才安排運貨。
問題是全球疫情令運輸出現前所未有的問題,舉例要出產一架車,當中有數以萬計的零件,若某塊小零件因運輸問題不能到貨,足以拖垮整架車的出產。世界各地的廠房都注意到問題所在,開始反轉這個JIT制度,令全球的庫存成本提升,相對應的產品價格亦將提升,加劇往後數年的通脹。
關鍵物資
還有一點,從前不少國家會把生產鏈放到低成本的地方,以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疫情後,一些關鍵產品,如醫療器材、晶片製造所需零件、口罩、藥品、疫苗等,於非常時期的供應非常緊張,各國自己也供應不足,不可能再出口他國。這令不少國家意識到這樣為追求低價而「假手於人」的策略非常危險,往後將考慮堅持自己生產,即使成本比從前高很多也在所不惜,這亦會加劇通脹。
談到通脹,印象中無見過如匯君這麼細膩的演繹,把實況、原因、預測結果、解決方法,與及當中關係都一一解釋,值得重溫。
相關影片:https://youtu.be/mpEenEfl-aM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