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4-07-17

iBond應有「二級制」

投資實例 - 存款及債券篇 (一)

 

  筆者在去年6月寫了一篇「投資iBond」學理財後,兩個兒子買入iBond(通脹掛鈎債券),現已收了兩次利息,第一次收了236元,最後一次205元,年利率計超過4.1%。

 

  筆者問兒子取出銀行的存摺,同樣一萬元,每半年只收0.5元,年息只得0.01%,與iBond不能相比。筆者以投資債券和存款作一列表,讓孩子更易明白。

 

 

  從簡單的列表看到兩者的回報有非常明顯的分別,一年利息收入相差4%。試想像3年後或更長時間,如果只存款在銀行,因為通脹,我們的錢在3年後可能變相貶值了超過10%。

 

       iBond很快出新一期了,我們也會去申請,作資產分散。但筆者會緊記若那筆錢只打算作為買入iBond之用,不論誰人推介其他更高收益產品,我也不能因一時貪念,而忘記開始只想找保本的iBond。

 

  半退休人士/退休人士必須記住。

 

  現時每人雖然起碼有一手(一萬元),能否多些,視乎抽籤的運氣。投資者(特別是退休人士)不要因金額少而看輕,這是政府其中「還富於民」的德政。雖然是有限,但以三年期的債券,提供超過4%的收益,看盡全球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產品。

 

iBond可以改善

 

  iBond其中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增加供應和分「二級制」。現在低銀行存款利率是不正常的,但是它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政府應多發行類似iBond的產品給投資者選擇,並非與私營金融機構爭利,而是給一般不太熟悉較複雜金融產品的市民多一個選擇,特別是退休人士。

 

  筆者認為應讓55歲以上人士(參考現時紀律部隊退休年齡)優先認購,認購金額多一些。這不是年齡歧視,而是作為向貢獻社會較多(或較長時間)的人士的認同,尊敬和回饋。iBond可以幫助、甚至拯救退休人士。

 

iBond拯救退休人士

 

  這樣「二級制」,讓55歲以上的人多認購(例如可達5萬港元),一來讓他們更樂於認購(因為金額大一些,不那麼「濕碎」了),二來也可減少他們盲目投資。半退休人士/退休人士投資本來因為只想抵抗通脹,但可能因為不熟悉投資風險和沒途徑,而選擇錯誤的投資工具/產品 ; 結果是得不償失,損失了部分 (筆者接觸到是超過一半) 的退休金。

 

  本來只是想賺錢吃多一籠點心,但最後卻連開飯也有問題。在晚年損失一生其中非常重要之一的東西。筆者並非危言聳聽,只因為親眼見到不少真實例子,深感惋惜和為時已晚,愛莫能助。

 

  如政府能在未來的iBond多為較年長的投資者著想,是為德政,對各方都是好事,筆者絕對支持。

 

  希望投資者不要說買了iBond,如果到時股票大升,咪好蝕底,「畀政府害死!」。對不起,我不認同這說法,這類投資者只是過份貪心,輸打贏要。筆者相信大部分人不會這樣。

 

  下期談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的投資。

 

我的開心事

 

  (一)與久未碰面的「同鄉」親友吃了一頓舒暢的午飯。

 

  (二)公司的茶水間地板濕了,我與同事笑說,不用福爾摩斯來調查,我也知道一定是有人剛洗了手(因為洗手盤與放紙巾有一段距離),哈哈!

 

 

   (三)同事留下一棵植物,我放了一些新的泥土,很高興看到現在植物長得更好和長出新葉,希望她同樣發展更好。

 

  (四)過了一個非常充實的周六早上,與大覺福行中心開了一個早會,因為準備作其中一講者,接著去一講座,與投資者分享。

 

  (五)我輕踢兒子的屁股,大家玩得高興,兒子說應該是他踢我,我問為何。他說從前是父親踢兒子,現在是反過來!他是明知故「說」的,哈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你認為誰將最終當選?► 立即投票

更多親子理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