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可反對在哪處填海,但不能反對填海
東大嶼都會本已經是政府中長期土地供應選址之一,政府原來的《香港2030+》提及東大嶼都會計劃建議填海1,000公頃。但團結香港基金更大膽,亦更進取,提出將填海規模倍增至2,200公頃,將提供25萬至40萬伙,更提出7成單位作公營房屋之用,最快11年內可入伙。填海比政府建議的1,000公頃方案增加1.2倍,面積相當於半個九龍(4,700公頃)。
今次團結香港基金可說是有備而來,既印刷一本給專業人士看的研究報告,亦從普羅市民角度出發,以問答形式去簡介整個「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
這方式十分好,例如問香港土地面積是多少時,還和鄰近新加坡比較。香港陸地面積有1100平方公里,當中只有四分一是以發展用地,約270平方公里,而其餘四分三則為郊野公園、綠化地等未開發土地。反而新加坡的陸地面積比香港少,只720平方公里,是香港的65%,但以發展的土地及已佔全國四分三,接近530平方公里,是香港已發展用地一倍。
人均居住面積170方呎
土地如此不足,問題來了,所以香港人口密度十分高,以發展用地計,香港每平方公里容納27400人,比新加坡高出一倍。因此,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約一個半車位,遠低於上海和新加坡的270平方呎,所以香港樓價特別貴。
其實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知道不填海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上香港就是一個填海城市。80年代的荃灣,現時住了80萬人,大部分是填海回來的,之後的沙田(住70萬人)、大埔(住26萬人)粉嶺和上水(住28萬人),還有90年代的將軍澳(住40萬人)和東涌(住27萬人),但之後20年,沒有任何填海而來的新市鎮,試問怎可以滿足土地需求。
香港土地供應雖說可分短中長期,短中期的是發展棕地、發展新界的私人農地、又或者是改建私人遊樂場,例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等。可行的不少,但數量遠低於需求,而且零散,收回土地難度大。
棕地零散成本高
例如現在全港棕地面積有1300公頃,位置卻是零零散散,分布於新界各區各處,面積大小不一,以尚未規劃發展的棕地有約760公頃。現實是政府也發展棕地,就是那些棕地較為集中的地方,例如洪水橋、元朗南和古洞北等。
不要以為發展棕地是沒成本,只是舉舉手而已。政府必須首先在其他地方,預留相同土地,安置現有棕地作業人士的實際需要。
而棕地屬於私人的話,即使政府是發展公營房屋,也涉及賠償,亦是天文數字;若在新發展區以外,政府強行動用「收回土地條例」的話,必然引起私人業權人士,包括經常和政府唱反調的發展商提出司法覆核,訴訟連場,必定拖慢發展。
還有一點是大部分市民都不明白。若政府真的優先發展棕地,即是向擁有農地的人發出一個錯誤訊息,就是棕地有價。於是「吸引」更多人立刻將農地轉為棕地圖利,最終我們將失去更多農地和綠化地。
填平水塘不實際
至於中長期方案,例如開發岩洞和地下空間、大規模開發新界北地區、又或者發展內河碼頭、開放郊野公園甚至填平水塘。還有一些自由概念,例如在貨櫃碼頭上起樓,讓新界丁屋加建等。
這些方案多不可能或不應該的。開放郊野公園當然最簡單,但除環保人士反對外,那些住在郊野公園附近的居民也第一個出來反對,看看上星期那些屯門居民便知道。
填平水塘就更加不切實際了,香港的水塘大部分都在郊野公園內,而且也是眾多市民周末好去處,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通過的。
香港土地嚴重短缺,以上所提到的長中短期供應,都似乎未能有效在短時間內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所以填海似乎是最佳選擇。
周邊地方密密填
況且從香港周邊地方看,有不少都是填海以來的土地,最近的深圳,過去40年發展迅速,由20萬人不足發展到千萬人口,其中填海獲得10,000公頃土地;澳門特區也有60%的土地是填海。
亞洲區的新加坡,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是填海而得;而最大規模的填海區則要數南韓,為建設「新萬金經濟區」填海面積超過28000公頃。
我不明白那些反對填海的人的理據何在?你可以反對在某一個地方填海,但你不能反對填海,這是基本原則。
團結香港基金提出在東大嶼山填海,可說是在最短時間內(11年)解決香港最嚴重短缺的土地供應問題,亦最有效解決數十萬個家庭的住屋問題。
應該全力支持。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