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4-06

積極「身腦力行」 讓長者健康退休

  年屆89歲高齡、在上月才選擇從其領導的上市公司退休的李嘉誠先生,其實是一眾開始/準備退休的「中坑」們的好榜樣。20年前,69歲的李先生雖已過了大部分香港人的退休年齡,但人生仍絕對精采︰在過去20年,他不斷學習新事物、駕馭新市場、投資日新月異的科技;亦極成功地帶領其企業王國渡過2008年金融海嘯-這個比當他只有1歲時發生的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更具摧毀性的危機,集團盈利更上多層樓。

 

 

  而在這「常人」早已退休的20年內,從沒人懷疑或質問李先生的思路是否清晰、以及他日理萬機的能力!從報道李先生退休的電視新聞中,我們見到他一早起來做大量伸展運動(stretching exercise)。

 

  當然,他也是個高爾夫球「波友」,令我們明白,靈活的腦袋,也必須持之以恒的運動配合,才能活出精采盛年!

 

  與其說「人唔補,好易老」,不如科學一點說,不多用腦學新事,不多做強健心肺功能、令人流汗的運動,「健康會不保,人好易老」才對。

 

人口老齡化 積極部署退休生活

 

  據世衞組織的研究顯示,在一生中一個活躍的人相比一個不健康的人,兩者體能分野最大的年齡是60至75歲,分別可以接近5倍︰由只剩下20%的身體功能至高於90%這麼大!正因為生活質素的差別可以如此巨大,為自己正確地選擇60至85歲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甚至可能跟從30至60歲辛苦養兒育女、建立家庭一樣重要!

 

  須知道,這個體能的分野在我們只有20至30歲時,差距只得10至15個百分點左右(即80%至95%的分別)。但身體會隨年齡增長,機能將會逐漸轉差,到了60歲時最佳與最差的分別已擴至30至35個百分點;當到了近75歲時,就算最健康的人體能也開始急速下降,由近80%下跌至近90歲的55%,收窄了與只有20%體能、身體最差一群的分別。

 

學習新事物 保持腦筋心靈健康

 

  科學權威、全球腦健康研究組織「Global Council on Brain Health」解釋指⑴人腦在任何年齡都能受益於可以挑戰、改變自己想法的新知識,例如學習音樂、言語、興趣;⑵好的「積極盛年」(Active Ageing)活動應同時用身體也用腦筋,例如學跳舞、與朋友打球;⑶參與正面刺激腦袋、有意義又能認識新朋友的活動能保持腦部健康活躍,例如做義工。

 

  在香港,嬰兒潮一代是最「人多」的年齡群,分布橫跨近20年(1946至64年出生),小部分開始踏入花甲之年(60歲),大部分仍處於知命之年(50歲)。

 

  隨著科技和醫療水平進步,我們這班老、中坑仍行得、走得、企得、食得、好玩得,就算是滿頭華髮,也一點不認老。長者的精采生活由早上晨運、操練太極及上跳舞班開始;也可以約朋友一日遊,利用「兩蚊乘車優惠」四處逛,忙碌或休閒,任君選擇。

 

選擇做義工 另類形式貢獻社會

 

  其實,在數字上也反映香港長者的自理能力不俗︰根據2009年統計處的調查發現,香港93%的65歲以上人士並無任何自我照顧活動能力缺損,75%受訪者更表示他們不需要護理服務,只有7%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照顧活動能力缺損,需要協助。

 

  「防患於未然」是至理明言,尤其是本港已有近20年沒有因應人口增加和老化建成大型醫院。雖然上屆和本屆政府共已預留5,000億元擴充醫療體系,但恐怕是遲來了15年的投資!當真的有新增醫療服務時,超過100萬人已到或過了身體急速退化期,醫學干預(medical intervention)或已來得太遲!所以,對長者和準長者而言,最貼身、有效、實際的自保健康方法,就是讓人人都可選擇過「積極盛年」。

 

  因此,從政策角度而言,「扶弱保強」應是長者政策之本。政府一方面需要確保有護理需要的長者得到照顧,另一方面則確保健康的長者得到充分資訊,讓自己過一個既健康又有意義的退休生活,包括以義工形式繼續貢獻社會。未來10多年,當100多萬中坑「經濟棟樑」退下火線時,其實義工團體也會增加100多萬的生力軍,勢將是社會企業和關愛時代人強馬壯的全盛時期!但最好的鄰舍、關愛組織也需要硬件扶持!

 

  例如,長者想過健康生活,希望學習舞蹈、音樂,總得需要個地方。

 

空置設施多 「一地多用」創造空間

 

  其實,筆者一直倡議在每區長者密集居住的地點,興建大型(樓面面積達10至15萬呎)的「積極盛年社區中心」(Community center for active ageing),建立強大的社區網絡。政府甚至可以重整長者服務系統,在18區把相關的長者服務,集中這些大規模的社區中心內,讓長者能分享健康養老資訊、參加體格鍛練班、興趣班、提供義工機會,包括替學生補習、讓要上班的父母託兒、每區「明哥」飯堂等。近年學生人數下跌,早前便有報道指全港共有200多個空置校舍,又或者現時散落各區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都可以加以整合,以「一地多用」的形式,作為這些社區中心的合適選址,令義工和受眾同樣方便。

 

  因此,筆者非常盼望政府能加快落實特首在競選政綱中提出,在各區增建社區中心,讓長者有個硬件,早上可以和朋友一起練八鍛錦;中午可以化身社區廚房的義工,為區內弱勢社群提供免費餐膳;下午可以變成社區會堂,義教有需要的學生等等。

 

拓社區中心 幫長者及弱勢社群

 

  這其實是「幫香港人幫其他香港人」的投資︰不但在過程中幫到弱勢社群之餘,而義工的退休人士又能夠延年益壽;而且,這些社區中心還可以定期有醫生駐診,例如在流感高峰期前,為長者打流感針等。

 

  這種「投資」可能在帳面上見不到有金錢收入或進帳,但就可以令長者身心健康、即使退休仍保持活躍,對他們自身及家人,可謂無價之寶的回報。

 

  其實卓越精采的盛年生活,正如剛才提到「李超人」以行動證明一樣,是一個積極的自我選擇,亦是我們「平常人」都可享有的結果("Remarkable" is a Choice)。

 

  如果230萬位現時及未來15年將會出現的長者決定活躍、入世的退休生活,那麼黃金晚年一定會是溫馨、健康、充實、關愛及有意義的!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盛衰關鍵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長者 #銀髮族 #退休 #健康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