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2025 11:10
【關稅戰】美國杜邦遭反壟斷調查,分析:給予中國企業新的機遇
《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告,因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依法對該公司開展立案調查。行業分析指出,可能的調查方向包括:通過排他性協議限制下游客戶選擇、利用專利壁壘實施搭售行為,或在關鍵原材料市場實施價格歧視等。
美國化工公司杜邦於1988年在深圳註冊成立「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間由外商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之後杜邦在內地建立39家獨資及合資企業,擁有員工約6000人。據杜邦2024年財務報告,中國是公司繼美國以外第二大收入來源地,2022年至24年間,杜邦中國區收益貢獻為27.44億、22.06億和23.45億美元,佔集團同期收入21%、18%、19%。
杜邦中國官網顯示,其重要產品包括面料、纖維與無紡布、包裝材料和解決方案、太陽能解決方案等,涉及汽車、建築、能源、政府與公共部門、軍用、執法、包裝與印刷等多個領域。
國金證券表示,此次的反壟斷調查給予了中國企業新的機遇,一方面已經能夠形成技術突破的企業可以充分借助此次機遇開始加速進行市場突破和替代,打破了原有很多「獨家」協議的限制,同時能夠跟隨下游的需求形成產品的更迭和優化,縮小產品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通過反壟斷的調查,下游企業可以有效的降低產品的採購成本,降低搭售形成的額外支出,同時開放出更多的關聯市場給與國內生產企業。
中信證券表示,杜邦在半導體封裝材料(CMP拋光墊)、醫用防護材料(Tyvek)等領域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後,本土企業可依托政策窗口加速技術攻關。(ct)
美國化工公司杜邦於1988年在深圳註冊成立「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間由外商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之後杜邦在內地建立39家獨資及合資企業,擁有員工約6000人。據杜邦2024年財務報告,中國是公司繼美國以外第二大收入來源地,2022年至24年間,杜邦中國區收益貢獻為27.44億、22.06億和23.45億美元,佔集團同期收入21%、18%、19%。
杜邦中國官網顯示,其重要產品包括面料、纖維與無紡布、包裝材料和解決方案、太陽能解決方案等,涉及汽車、建築、能源、政府與公共部門、軍用、執法、包裝與印刷等多個領域。
國金證券表示,此次的反壟斷調查給予了中國企業新的機遇,一方面已經能夠形成技術突破的企業可以充分借助此次機遇開始加速進行市場突破和替代,打破了原有很多「獨家」協議的限制,同時能夠跟隨下游的需求形成產品的更迭和優化,縮小產品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通過反壟斷的調查,下游企業可以有效的降低產品的採購成本,降低搭售形成的額外支出,同時開放出更多的關聯市場給與國內生產企業。
中信證券表示,杜邦在半導體封裝材料(CMP拋光墊)、醫用防護材料(Tyvek)等領域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後,本土企業可依托政策窗口加速技術攻關。(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