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014
晴報:男人40無層樓算唔算失敗?
置業是個人夢想,還是成功的指標?近日一名70後IT男就在網上大吐苦水,慨嘆自己即將四十而立,至今仍然無樓、無伴侶,覺得人生無希望。大批網民留言安慰他,同時反對以買樓來定義人生的成敗。
(設計圖片)
這位七十後IT男的自白,在網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他在帖文中提到,自己的中學同學早年到內地做生意,至今已擁有三個物業;相反自己從事IT界多年,月入由當初七千元升至目前一萬九千,但他仍然住公屋,儲蓄僅得六十多萬。他歎喟:「生活無希望,人生都定哂型!」又問網民是否應降低要求買居屋。
在數百個網民回應中,絕大部分都認為IT男不懂知足,有人留言指:「有公屋住好過好多人」,亦有人說:「人比人比死人,其實生活安穩已經夠啦」。他們亦不認同「買樓至上」的定律,認為擁有物業不代表成功,沒有物業亦可活得精采,還勸IT男學習享受人生。
九十後:社會觀念 有樓等於成功
不過IT男仍堅持己見,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他留言回覆網民說:「四十歲係男人的里程碑,正常都有一定成績,或者已成家立室。四十歲都未搵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又無樓揸手,真係自信都無埋!」
生活在金錢掛帥的香港,IT男的看法或者是不少人的心聲,連九十後港男也認同。二十歲的葉先生直言,「如果到了四十歲仍未能置業,都會覺得自己失敗,亦會好灰」。他表示,從小就被社會灌輸「有樓等於成功」的觀念,令他對自己亦有同樣期許:「其他人都有嘅時候,就會覺得自己都應該要有。」
八十後:物業是財政穩定的象徵
八十後的Danny(化名)亦認同,四十歲是男士的里程碑,即使沒有豐功偉績,亦應該有一定事業基礎,在所屬公司擔任管理層角色。至於物業則是財政穩定的象徵,他說:「租金愈來愈貴,有層樓感覺穩陣啲;四十歲無層樓在手,都算係失敗。」
不過,與IT男年齡相近的張先生(化名)則有另一看法。「自己都有計劃買樓,但並無將置業與人生是否成功掛鈎。做人何必睇小自己?物質以外,仲有更多範疇可以發展。人生目標如果太低,即使有日達成,你的成就亦只是:『我有一層樓』!」
盼有安樂窩 學者:為安全感
愈來愈多人將置業視為人生目標,城大專業進修學院社會及人文科學部講師孫玉傑認為,主要是基於三大原因:社會文化、個人安全感,以及地位的象徵。
他指,中國傳統觀念一向着重要有自己居所,加上香港社會奉行物質主義,漸漸形成「有樓先有本事」的標準,令港人或多或少會以此來評價別人,自己亦渴望被評為「有本事」的人。
「由父母一代,到時下的80後、90後,買樓的慾望其實一樣大,只是現今樓價高企,抱怨難買樓的聲音變大。正因買樓並不容易,能夠成功置業就變成一種能力及地位的象徵。」他續說,擁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能夠給予人極大安全感;根據心理學理論,若未能滿足「安全」這個基本需求,人類難以發展更高層次的需要。
轉載自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