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4/2013
中國的地緣政治
甚麼是地緣政治﹖廣義來說,地緣政治是研究國家與地理因素的關係,用於制定外交政策和戰略,以爭取最大的利益。最早關注地緣政治的也許是二千五百年前中國的孫武,他的《孫子兵法》在第一篇的《始計》,所提出的「五事」:道、天、地、將、法,其中的「地」就是地緣政治。
孫子所講的「地」,是「遠近、險易、廣狹、死生」,換言之,是運用地緣、控制地緣,發揮其變化作用。地緣的重要性,《孫子兵法》在第九篇《行軍》、第十篇《地形》及第十一篇《九地》,都指陳得很詳細。《孫子兵法》一共十三篇,其中有三篇講地緣,可見孫子對地緣的重視。
當然,中國古代沒有「地緣政治」的說法,這名稱是翻譯自西方的geopolitics。西方的地緣政治理論產生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盛行於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在冷戰時期,地緣政治是美、蘇制定全球霸權的重要依據。到如今,美蘇冷戰已煙消雲散,地緣政治再以新的視角展現另一番面目。
廣義的地緣,不僅是地形,而是空間,包括海陸空。所以新的地緣理論,已不再是甚麼「新月地帶」或「心臟地帶」,而是有海權論、陸權論以及空權論,以至還有甚麼分裂世界論、文明衝突論、單極論、多極論、整合論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無論如何,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地緣政治的觀點看,與其國運是息息相關的。以德國為例,地處中歐,屬於歐洲的心臟地帶,其生存空間若要發展便不得不向外擴張,但這種地緣特色,也使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要多方兼顧,吃盡苦頭。另一方面,美國的地緣在西半球得天獨厚,第二次世界大戰令它佔盡便宜,一躍而成為頭號強國。
反觀中國,地處東亞大陸,與多個國家為鄰。古代憑著中原的優勢文化令周邊的少數民族臣服,保持主導地位。如今時移勢易,中國的鄰國如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越南等,都已不是吳下阿蒙,因此地緣糾紛、邊界瓜葛,諸如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以至中俄邊界、中印邊界、中越邊界等爭端,此起彼落,而中國的一貫策略,是以「暫時擱置」的拖延手法處理。
純從地理位置看中國,東北面有俄羅斯,西面是印度,南面有東盟,包括排華嚴重的印尼,東面是韓國和日本,這是兵法上所謂「四戰之地」,強鄰環伺。另一方面,中國更有一條漫長的海岸線,海防力量不容掉以輕心,像釣魚島問題的爭議,如果真的要動用強硬手段,背後便需要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做後盾,以防備日本以至美國的挑釁。
但也不可一概而論,正如北宋定都汴梁,即今日開封,夏季黃河決口,冬季黃河結冰,無險可守,但地緣政治講地理之餘也看經濟,當年的開封有漕運之利,每年江淮有數百萬斛的米供應軍需,四戰之地也可化險為夷。可見今日中國,只要真的能把經濟搞上去,前景還不用過於擔憂。可惜如今中國的經濟存在著巨大的房地產泡沫,且看在習近平和李克強領導下的政府,能否扭轉乾坤了。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