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6
從紅色暴雨看香港的政治生態
香港天文台於5月10日清晨7時35分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而教育局在10分鐘後,即7時45分,公布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停課。當時不少學生已出門上學,有家長及學生在途中或到達校門才知停課要折返,結果惹來大批家長一片謾罵及譴責之聲,炮轟當局訊息混亂,認為教育局通知學校停課太遲,更有人質疑紅雨是否應該停課?
一場紅色暴雨,招來這麼多的不滿,當局的暴雨預警是否有待改善?市民的反應又是否無理取鬧? 誰是誰非,都需通過事實和理據作出檢討,並借此觀察香港現時的政治生態,是否存有病態?
先審視一下,何謂「紅色暴雨」?
香港的暴雨警告信號,是香港出現暴雨或預測將有暴雨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警告信號。黃色暴雨警告信號,表示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表示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大雨,持續暴雨已經或將會導致道路嚴重水浸和交通擠塞。也可能影響學校上課時間。黑色暴雨警告,表示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且雨勢可能持續。由於道路嚴重水浸及天氣情況惡劣,市民應留在安全地方暫避。
從上述指引可以看到,黑色暴雨有如8號颱風襲港,市民宜安坐家中,以策安全。但紅色暴雨呢?只是「可能影響學校上課時間」,可見是一個灰色地帶,學校應否停課,與天文台無關,酌情權在教育局。
遇上紅色暴雨,停課乎?不停課乎?To be or not to be ?若回顧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台在早上7時0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該次紅雨警告也如今次一樣,是在學生上學途中發出,而當時的教育署並無宣布停課,情況頗為混亂,結果社會輿論口誅筆伐,而作為政府公務員,受過教訓,為免招罵,再遇上紅色暴雨,當然是停課為宜。想不到今次的停課決定,教育局仍逃不過被罵一劫,說明今時今日的政府公務員,已是「左右做人難」。
平情而論,香港天文台於7 時3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教育局於7時45分作出停課決定,相距只有10 分鐘,效率已是極高。作為負責任的官員,始終要有天文台的客觀數據為依據才能作出停課與否的決定,在技術上以10 分鐘時間開一個短短會議也是有必要的,而市民的投訴,因為自己的不便而不諉過於天氣惡劣,卻要找「代罪羔羊」,以政府官員作箭靶,這種政治生態恐非香港之福。
更有批評者認為,天文台應仿效熱帶氣旋警告,兩小時前發出預警。但技術上這顯然不可行,因為熱帶氣旋的影響範圍大,持續時間長,瞬間強度變化小;而暴雨的影響範圍小,持續時間短,瞬間強度變化大。以2006年、2010年、2014至2015年曾出現的暴雨為例,在1小時內便發出所有級別的暴雨警告信號。事實上,現時科技只能提供極短時間(1小時或以內)的暴雨預報,且虛報率極高。
由此更看出,香港人如今動輒便投訴、抗議、示威、遊行,其實究竟有多少人弄清真相,明白是非? 說香港是「抗議之都」,從另一個側面看,港人也許是患了躁鬱症或反智病。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