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17
【六四情不再】從身份認同到文化認同
1989年的「六四事件」,每年世界各地都會舉辦紀念活動。如今,香港已成為亞太地區唯一有大型紀念六四的地方。香港「維園」的「六四」燭光悼念,每年都由香港支聯會主辦。今年是紀念「六四」28週年的燭光晚會,雖然燭光依舊,但出席人數為11萬,是9 年來的最低。其中原因之一,是近年香港的本土主義盛行,不少年輕人認為燭光晚會帶有「大中華情意結」,而今年香港多間大專院校也發起杯葛,對紀念「六四」有所質疑。
香港大學學生會已是連續第三年缺席燭光晚會,改為舉辦《愛國情懷到盡頭,悼念燭光為何留》的論壇。另外,香港中文大學也在該日舉辦《香港中國,漸行漸遠;六四意義,從何說起》的論壇。事實上,大專學界近年認為悼念「六四」應劃上句號,建設所謂「民主中國」已不是港人的必然責任。
香港年輕人有此想法可以理解。近年來年輕人對香港的管治失望,對「一國兩制」期望的心理有落差,形成對「民主中國」的看法有別,加上20多歲的年輕世代沒有親身經歷當年「六四」的情景,他們有自己的見解也很正常。而無論如何,香港是個自由社會,有關如何悼念「六四」而意見分歧,最能體現香港精神,這正是香港人各述己見的生活方式。
不過,對於有學生認為不應該再悼念六四,特首梁振英則有話說。他希望因中國人「身份認同」問題而不悼念六四的年輕學生能夠深思一下,香港是中國一部分,並指出年輕學生無論怎麼想,國際社會都會看待他們為中國人。大哉斯言!要年輕人深思「身份認同」問題實不容易。「身份認同」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概念,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的表現。「身份」是自我的標籤,而建構這個標籤,可大致由種族認同、法律認同、地理認同和文化認同這四個元素構成。
種族認同是建基於生物學上的遺傳﹔法律認同是通過法律,以客觀準則決定一個人的公民身份﹔地理認同是以人口調查來界定種族、以地圖來界定種族界線,以及用博物館來建立種族的歷史感和集體記憶。至於文化認同,是「身份認同」最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是建基於對同一社群中各種價值觀念的認同感,是人們擁有共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禮教習俗下耳濡目染的成果。
如果說香港年輕人對中國的「身份認同」感不足,那多半與特區政府一向忽視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教育有關。而且文化認同的教育極重「身教」,以身作則,所以梁振英身為特首,也有必要對年輕人說清楚,當年(1989年)「六四」,他曾參與刊登《聯署聲明》:「深切哀悼所有壯烈成仁的北京愛國同胞、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向《文滙報》全體員工致崇高敬意」,那麼到今天他的立場是否有了改變?
如果有變,他是否隨著時光流逝和激情的過去,開始用新的視角看待那段歷史,對當年的鎮壓多了幾分諒解?一個清楚的交代,正是一種極有效的「身份認同」教育,否則一味迴避,又如何能苛求今日香港年輕人對悼念「六四」沒有「身份認同」?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