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17
語文能力差難言通識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通識教育科公開考試,一向備受關注,社會上對於通識科的學習和評核標準,仍存有不少爭議。曾有立法會議員建議通識科應改為選修科;但也有意見認為通識科具有邏輯性,考評也合理,質疑取消此科並無必要。
所謂「通識教育」,一般認為有兩層涵義:其一指通才教育;其二指全人教育。通識教育雖說是近代才普及的學科,但追源溯始,孔子時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西方古希臘時柏拉圖提出的七藝(邏輯、語法、修辭、數學、幾何、天文、音樂),已具「通識」概念。
近代高等學校的通識教育思想源於19世紀,當時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過於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提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學科有所認識和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全人」。「全人」是西方的概念,指的是「完整的個人」。「全人教育」指的是能夠提供一套兼具深度(專業)及廣度(通才)的學習,進而能充分展現完整的個人,培育博雅素養,實踐「知識探索」與「人文關懷」的教育模式。中國傳統沒有「全人」的說法,有的是至人、神人、聖人、真人。
21世紀的全球教育改革趨勢,大多希望學生能具備貫通不同學科的能力,因此中學教育不宜分科,文理兼備,已可提供基本的通識教材,不用另設獨立的通識科。事實上,通識科作為一個跨學科概念,最宜在大學的一年級推行,而且不設考試,目的是誘發學生的自發學習能力。通識科一旦成為中學科目,並且通過考試來評核,很容易產生反效果,違反設立通識科的原意。本來通識科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對問題具有分析和批判能力,因此任何考題本身都難有標準答案,因為涉及答題者的價值取向,是非對錯充斥灰色地帶。
以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的通識科為例,考評局聲稱試卷「去政治化」,未有涉及政治議題的題目。這說法本身已屬荒謬。孫中山說:「政是眾人之事﹔治是管理」,讓學生不關心政治,如何算是通識教育?又據考評局剛發表的《試題專輯》所說,必答題要求考生比較香港與新加坡生活質素及開心程度,但這種比較也是因人而異,如何評斷?若說新加坡像間有消毒氣味的醫院,或是管理妥善的動物園,是好還是壞?相信不少人或認為,寧願生活在動物園,也勝於生活在享有自由但弱肉強食的森林。
令筆者驚詫的,倒是考評局的報告指出,中文科考試顯示考生的中文程度降低,寫了不少別字,例如介紹寫成介「詔」﹔斟酌寫成「酎」酌﹔風景寫成風「境」﹔前路茫茫寫成前路「惘惘」﹔有志青年寫成有「智」青年﹔特色寫成特「式」﹔中西合璧寫成中西合「壁」等等,不一而足。
不得不指出,語文教育對通識教育的重要。人之所以異於動物,最大原因是懂得思考,而且懂得運用複雜、具有意義內容的語文思考。思考離不開語文。語文是思考最主要的工具。在中學階段,中、英、數三科,已是通識的基本功,上了大學才修通識科也不遲。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