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一)
上周我預期香港未來3季最少有1季出現經濟按年負增長,若連續2季收縮就會步入技術性衰退(Recession)。按目前的急遽勢頭,因香港競爭力急促喪失引致客源和市場收縮,恐怕很多企業要到第四季準備來年預算時,才會發覺首3季令人失望的現實,那難免「Patience will give way to prudence」。來年本應加人、加舖、加薪的擴充計劃被之前3季的冷水淋過而擱置,反而會加強成本控制,甚至炒人、關舖、減薪。
旅客捨港而去,令最近零售業的經營情況急劇轉差,旺區空舖驟增反映情況嚴峻。
雖然2015年初經濟開局不錯,但累積多年的競爭力下滑,遇上⑴美元大幅升值,及⑵服務業質素因軟硬件容量不足變差,由此醞釀出的經濟冷鋒加上上述的「四季效應」,終會到達臨界點(break point)。預期這兩個情況短期內難以好轉,來年經濟實難樂觀。
香港的成功皆因靈活,有如竹樹般迅速生長且堅韌牢固,面對大風大雨竹葉仍會飄逸自如、更顯生動。可惜近10年我們引入了許多僵化社會經濟的措施,香港彷彿變成牆上被蔓藤纏繞的老樹,遇上外圍疾風隨時應聲折斷。
港元升值 旅客捨港而去
在聯繫滙率下,美元最近1年對一籃子貨幣升值18%,再加上香港通脹4%,我們的服務等於加價22%。強美元帶動港元升值,令港人轉到海外消費;而原打算訪港的旅客,亦因服務及貨品貴了22%而改去我們的競爭對手城市。
事實上,連很高明的新加坡政府也在過去1年把貨幣貶值10%,求力挽狂瀾。但仍阻止不了其經濟出現按季收縮,可見幣值升值之禍。雖然星洲已是年屆五十的中坑,但仍想法靈活,走位迅速;全球國家都可靠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的競爭力,我們卻因港幣跟美元掛鈎,無法在短期內補救。
另一個限制我們經濟彈性的原因,是由於市民少了危機感。以前,若港元如此急促升值,我們都會又喜又憂,因為外遊時,外國貨品物超所值這硬幣的另一面,當然是本港的貨品服務競爭力大跌,一面開心掃貨,一面發憤加班,要保住飯碗和營業額。但是,如今人人都只看硬幣一面,只談下次到底應到日本還是澳洲旅行。筆者希望我們的危機感,會被下半年差勁的經濟表現而重燃。
這種不斷重複嘗試,只從錯誤中學習,後知後覺(Learning by trying and erring)是最貴的成長方法。好比垂釣時用錯餌,沒魚上釣,固然輸掉成本;但還可能會賠上機會成本。例如近年把香港遠遠拋離,榮辱互見的新加坡,正是由於努力把魚網造大,而港人卻不知已把魚趕到別人池中,獅城的好魚網便鎖緊香港流失的機遇。到最後即使我們用對魚餌,恐怕已無魚可釣。
用錯心態 不求進步發展
經濟冷鋒將臨,但今天社會反應之慢,恐怕到GDP真的連續兩季收縮,港人還會坐以待斃,仍沒人提出增加客源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放寬自由行,從同樣與美元掛鈎的祖國引入更多旅客。而近年我們還有兩個心態:(1)不做對的,只做易的。例如當零售額大增80%而零售面積只增加了1%,沒有政黨、議員、市民倡議增加商場等硬件,反而本末倒置地趕客。(2)如今媒體事事政治審查、上綱上線,恐怕任何增加自由行額度的建議都會被扣上「賣港」帽子。又如限奶令實施已久,貴為區內物流樞紐的香港還未能解決奶粉供應問題,實難置信。難道要到奶粉隨街可見,無人問津時才可撤銷?加上去年的佔中及反水貨客示威,自由行旅客趕走了,大型商務會議亦被嚇怕而取消,進一步打擊經濟。
經濟靈活性還取決於政府和市民對市場的認知。例如,回歸前每年只賣地50公頃,沒有空間讓跨國企業來港落戶,亦無按需求而增加供應,終令樓價升至1997年高位。其後樓市在2003年起復甦至今,十多年本港都沒有大規模造地。而過往百多年行之有效製造土地的機器:填海,似乎亦因久未使用,近年重提就反對重重。
所以即使政府在2013年重新主動賣地,但有賣地表卻沒造新地,如何增加土地供應?難道我們還要把這周期再走一遍,到2025年樓價再急升,所有年輕人都住板間房、長者排隊住劍橋,我們才發現僵化真的對老中青三代都有害無利?但即使如此,我們已輸了近30年。
筆者在中學讀過「愚公移山」,明白造地重要,而我長大過程更充分見證這點。但這中學生都應懂的道理,香港居然從1990年代開始重新學習,土地就是社會和諧、經濟富強的基礎。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如今反對造地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恐怕等到他們終於後知後覺,贊成造地時,香港已成無客問津的失業之都,像威尼斯一樣,被遺忘於歷史的廢墟中。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