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12
切糕,危險!
去年CCTV推出的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美食生態結合人文故事,從南到北,由古至今,細述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讓觀眾在深夜裏垂涎欲滴,贏盡好口碑。最近TVB也將此套記錄片引進,收視效果似乎也不錯。據說,《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相信不少人和筆者一樣,期盼再次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哲學。
說到吃這個話題,不能不提各地的小吃。中國地大物博,大江南北,小吃多種多樣,不勝枚舉,數之不盡。梁文道說過,他去到一個地方,觀察當地風土人情的最好方法,是看街上的報攤,他能從林林總總的雜誌和報紙中,從哪怕他根本不認識的文字中,把握到當地的脈搏。而對於像筆者這樣的「吃貨」而言,到一個地方,體驗當地風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試試街頭小吃。
但是,有一種街頭小吃,筆者從來不敢嘗試。說也奇怪,這種街頭小吃,似乎是全國流行,各大城鄉隨處可見,可能你也曾在街頭見過它的模樣,但如果問問有多少人吃過,卻沒多少。它有著與其極高流行度嚴重不符的極低認知度。這種小吃,就是切糕。
切糕已成為微博熱門詞彙,引發百多萬網友討論
切糕由核桃仁、葡萄乾、蜂蜜、白砂糖、玉米飴、紅棗等熬成,表面用果脯裝飾,在南疆和田地區稱為瑪仁糖,聽起來或許口味並不差,但被人詬病的是其售賣方式。
首先,販賣者多來自新疆,與購買者語言並不十分相同,販賣者多利用此溝通障礙偷換數量單位,比如:購買之前講好五元一斤,待切好後改口稱五元一兩。而且,切糕製作過程中將水分完全排幹,因此密度極大,扛不動,砸不爛,薄薄一片已是份量十足。
最關鍵的是:無法反悔。待切好後購買者發現被人訛,不買了,販賣者立刻兇相畢露,稱:「劃多少切多少,有多少算多少,切下來不能退。」 這時也許你會發現,隔幾步便有一輛兜售切糕的車,迫於對方人多勢眾,購買者只好認栽,當破財免災。聽上去耳熟嗎,這跟尖沙咀那些專騙內地遊客的參茸藥材行的銷售手法如出一轍。其實,這奇怪的小吃連同其更加奇怪的銷售方式早已存在多年,直到近日,因為一件事,再次引起大家的興趣。
湖南岳陽有人在購買切糕時,因「語言溝通不暢造成誤會」,雙方便大打出手引發群體毆打,造成兩人輕傷及15萬元的損失。令人詫異的是,這15萬中的近10萬元,竟然是切糕的價值!算算均價,堪比香港樓價。
難怪有網友借用世界末日的「三句遺言」格式創作了如下的段子:老闆,這塊切糕,我不要了。把買切糕時說的話當遺言,可見切了不買的嚴重後果,買切糕居然要視死如歸的精神,真是笑中帶淚。
如果聖誕期間你有計劃北上旅行,見到切糕,不管看上去多麼可口美味,各位親愛的讀者,請記住,不要買!還是老老實實回香港到茶樓,點上一籠馬拉糕、白糖糕,至少,你不用賠上15萬或者賭上性命寫遺書。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