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20
【大數據分析】手機數據追蹤疫症傳播,有助疫情防控及制定救援方案!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近年來,愈來愈多學者認為手機數據對追蹤疾病傳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在內地,手機用戶高達14億,與中國總人口相若。面對今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內地工信部高層也聽取了電訊企業和通訊管理局等匯報,以便運用大數據分析協助研判疫情形勢,部署疫情防控和監測措施。
以手機數據追蹤疫情 可減低抗疫成本
有報道指出,新型肺炎所造成的經濟代價和社會成本不菲。有內地分析員簡單估算,在短短的七天新春假期內,單在電影票房、餐飲零售、旅遊市場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為降低抗疫成本,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便提出通過「手機信令」(signalling)去追蹤和控制疫情。
所指的「手機信令」是手機與電訊網絡發射基站之間的通訊,只要開著手機,手機便會自動與附近基站通訊,以備隨時發出或接收電話及訊息,而電訊網絡必須識別該手機的定位才可提供服務。再加上「通話詳情紀錄」(call detail records,簡稱CDR,即電話發出的短訊或上網的訊息發出和完成時間等詳細資料),便能更有效地確認訊息發出的方位,有助迅速找到用戶位置。
現時,內地可掌握「手機信令」數據的是三大網絡營運商,只要集合它們的資訊,全國人口近期在內地的流向和分布便能瞭如指掌,要進一步了解個別地區甚至個人全天候的流動狀況,更不成問題,同時也可監測與感染個案有接觸的人士或家居隔離者,防止他們擅自出走。這樣就可以在較低的經濟和社會成本之下,起著控疫的效果。
《美國醫學雜誌》刊出的報告估計,有一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沒有明顯徵狀,即無發燒無咳嗽,難以讓醫療人員識別檢疫,所以利用手機定位數據追蹤確診病例,並以他們過去幾個月的手機訊息和通話詳細紀錄(CDR)來掌握行蹤,便易於鎖定潛在病患,對研究確診病例的感染和傳播路徑大有作用。
手機數據可在災難時協助搜索傷者
其實,以手機數據追查傳染病早有例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早前和新加坡合作,以蚊子傳染的登革熱作為研究對象,試驗幾個預測模型。其中一個以新加坡230萬人兩個月的匿名手機通話紀錄,追溯病發前人口流動的模樣,表現理想,可持續地把登革熱個案的地理位置分布預報出來,能顯示出行軌迹和染病的關係,有助找出預防病情擴散的方法。
此外,手機數據還可在地震、山泥傾瀉時協助搜索傷者。2010年,海地大地震導致10多萬人喪生,這啟發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一名學生,說服當地最大的電訊公司,免費分享地震發生前後的190萬名用戶之匿名通話紀錄,藉此尋找生還者,並救助流離失所的災民。據知,當時首都太子港有差不多四分一的居民被迫離開家園。有了這些分析可令當局更清楚預計災民的流向,從而規劃相關的救援措施。
隨著都市化,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於都市,各地市政府在公共衞生及災難應援的工作上更具挑戰。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必須防患於未然,應盡快重新檢視現行手機大數據的應用條例,並制定使用指引,以助未來的防疫及救援工作尋找更可行的方案。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